第2025章 年11月6日(2 / 3)

加入书签

先脱了湿衣服,冲了个热水澡,出来的时候发现书被风吹开了,正好翻到小王子看日落的那一页,上面写着“人难过的时候,就会爱上日落”。我坐在床上,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突然想起我妈走的那年,我也是这样,每天坐在门口看太阳下山,看了整整一个月,那时候觉得全世界的光都要灭了,后来才知道,灭的不是光,是我心里的劲儿。

从那天起,我下夜班不再绕着“晚灯”走,而是会拐进去待一会儿。有时候林砚在看书,我们就不说话,我坐在长桌旁翻他借我的书,他坐在对面写东西,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混着茶壶里偶尔冒出来的“咕嘟”声,特别安静。有时候他会跟我聊书里的内容,比如《小王子》里的狐狸,他说“真正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我不太懂,但还是点头,觉得他说的都对。有次我问他,为什么开这家书店,他正在擦那个歪脖子兔子摆件,闻言笑了笑:“以前在设计院上班,天天画图到半夜,后来胃出了问题,住院的时候想,要是能天天待在有书有茶的地方,多好啊,出院就辞职开了这家店。”

“那赚钱吗?”我问得有点直接,说完就后悔了,怕冒犯他。但他没在意,摇了摇头:“赚得不多,够交房租和吃饭就行。我没什么大追求,能安安静静过日子,就挺好。”这句话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我活了二十八年,从来没“安安静静过日子”的想法,以前是为了给我妈治病赚钱,后来我妈走了,就只是赚钱,赚了钱也不知道干什么,存着,看着数字涨,心里却还是空的。我总觉得日子像没放盐的粥,寡淡得让人想皱眉,可林砚却说,这样就挺好。

有天我发烧了,下夜班的时候头重脚轻,走不动道,靠在便利店门口的柱子上喘气。正好林砚路过,他手里提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刚买的菜,看到我脸色不对,赶紧过来扶我:“怎么了?脸色这么差。”我想跟他说没事,可一张嘴就咳嗽,咳得眼泪都出来了。他摸了摸我的额头,眉头皱起来:“这么烫,跟我回家,我给你拿点药。”他的手很凉,碰到我额头的时候,我打了个哆嗦,却觉得很舒服。

他家就在书店楼上,是个小公寓,跟书店一样,摆着很多书,客厅的窗户边有个小阳台,种着几盆多肉,还有一盆薄荷,绿油油的。他让我坐在沙发上,给我倒了杯温水,又去卧室拿药,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退烧药和体温计:“先量个体温,38度5,得吃药,吃完饭再吃,不然伤胃。”他说完就进了厨房,我坐在沙发上,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心里有点发暖——自从我妈走后,就没人这么管过我了。他煮了粥,还炒了个青菜,粥熬得很烂,青菜有点甜,我吃了两碗,吃完他递过药,又给我倒了杯温水:“吃完药睡会儿,我去书店,有事给我打电话。”

那天我在他家里睡了一下午,醒来的时候天快黑了,客厅里亮着小灯,他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书,没出声。我坐起来,他抬头看我:“醒了?感觉怎么样?”“好多了,”我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谢谢你啊,先生。”他笑了笑,把桌上的茶递给我:“刚泡的,温的,喝点。”我接过茶,看着他,突然想问他,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怕答案不是我想的那样,也怕自己会多想。

后来我去“晚灯”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候不看书,就帮他整理书架,或者陪他看店。他会跟我讲他以前的事,比如小时候跟爷爷在乡下住,爷爷教他写毛笔字,比如第一次去北京,在故宫门口迷路,比如设计院里那些好玩的同事。我也会跟他讲我的事,讲我妈,讲工厂里的日子,讲便利店里遇到的顾客。以前我觉得这些事都没什么好说的,可跟他说的时候,却觉得很轻松,好像那些压在心里的东西,都被他听走了,变得不重了。

有次冬天,下了场小雪,书店里没什么人,林砚把小阳台的门打开一点,让冷空气进来一点,然后拿出两个橘子,放在小炭炉上烤。橘子烤得滋滋响,冒出甜甜的香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