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章 故人寄情,陈轩录绪(1 / 3)

加入书签

滨海的秋阳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越过玄山鉴宝联盟办公楼前的香樟树冠,透过三层落地玻璃窗,在陈轩手边那张清代紫檀木案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案面纹理如流云般舒展,其上静静躺着一封牛皮纸信封,边角被岁月磨得微微发毛,封口处暗红的火漆印早已失去了当年的灼热温度,却凝着一股跨越时光的厚重感,仿佛封装着一段未曾言说的过往。

这封信是今早刚送到的。送件人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匠人,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褂子,手里拎着个褪色的蓝布包袱,在联盟前台辗转打听才找到陈轩。老人说自己是受一位故友所托,守着这封信足足三十年,如今按约定的时辰,总算把东西交到了正主手上。临走时,老人只留下一句“陈先生父亲交代,待联盟立稳脚跟、玄山事了,再将此信送达”,便转身消失在秋日的晨光里,连姓名都未曾留下。

此刻,陈轩指尖轻叩着案面,目光落在信封上那枚模糊的火漆印上。印纹是玄山氏特有的“三足玄鸟”图腾,与他一年前在地宫深处找到的那本父亲日记上的印记如出一辙。那时,正是这枚图腾,解开了困扰他多年的父亲“失踪”之谜——原来父亲从未离开,只是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玄山氏的文物传承,与“黑鸢”组织暗中周旋数十年。

“在想什么?茶都要凉了。”苏晴的声音轻柔地打断了他的思绪,伴随着一阵淡淡的茶香,一杯温度刚好的祁门红茶被轻轻放在信封旁。她穿着米白色的职业套装,长发挽成简洁的发髻,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扫过那封特殊的信封,眼底闪过一丝了然,“看这笔迹和火漆,应该是伯父的东西吧?和祠堂里供奉的那本日记墨痕很像。”

陈轩颔首,指尖轻轻摩挲着信封粗糙的纸页,触感带着旧时光的颗粒感。“是父亲的手札,”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动容,“送件人说,这是父亲三十年前就备好的,特意交代要等联盟稳定、玄山的事彻底了结后再交给我。”

苏晴在他对面的梨花木椅上坐下,拿起案头的放大镜,小心翼翼地凑近信封观察:“你看这纸张,是上好的桑皮纸,韧性极好,才能保存这么多年不腐。伯父当年应该是早就预料到今日的局面,才特意做了这样的安排。”

陈轩深吸一口气,指尖捏住信封边缘,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扰了沉睡的时光。火漆印随着轻微的力道缓缓开裂,发出细微的“咔嚓”声,像是时光之门开启的密钥。他轻轻抽出里面的东西,并非单薄的信纸,而是一叠泛黄的宣纸,叠得整整齐齐,边角用细麻绳轻轻捆着,上面还压着一张薄薄的绢帛。

展开宣纸的瞬间,一股淡淡的墨香夹杂着樟木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岁月沉淀后的味道。纸上的字迹苍劲有力,笔锋间带着几分洒脱与沉稳,正是父亲陈景明的笔迹。陈轩的目光落在开篇第一行,熟悉的字迹仿佛让父亲的身影瞬间浮现在眼前,眼眶不由得微微发热。

“轩儿,见字如面。”

仅仅六个字,却像是跨越了千山万水的呼唤。陈轩的指尖轻轻拂过纸页上微微凸起的墨迹,仿佛能感受到父亲书写时的力道与心绪。他想起小时候,父亲也是这样握着他的手,教他在宣纸上练习毛笔字,那时的墨香,与此刻萦绕在鼻尖的气息重叠,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完成了奇妙的衔接。

“吾儿自小聪慧,对古物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还记得你五岁那年,在老宅后院的杂物堆里,竟能从一堆破旧木。器中认出那只汉代青铜爵杯,彼时便知,你与玄山氏的文物传承,有着不解之缘。”

读到这里,陈轩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眼底却泛起了泪光。那件事他早已模糊,倒是母亲后来时常提起,说父亲当时又惊又喜,抱着他在院子里转了好几圈,逢人便说“我家轩儿有双鉴宝的慧眼”。如今想来,父亲那时便已在潜移默化中,将守护文物的种子埋在了他的心里。

苏晴静静地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