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二九)(2 / 5)
,动作小心翼翼,像是怕碰碎什么易碎品:“这是……画?我以前带客人来避雨,从来没见过这玩意儿。”
陈轩从行囊里拿出一瓶矿泉水,倒出一点在掌心,再用手指蘸着水,轻轻涂抹在那几道线条上。水浸湿了夯土,深色的线条立刻清晰了几分——那不是杂乱的划痕,而是一个类似图腾的图案:上方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内部刻着三只并排的眼睛,眼睛的轮廓圆润,瞳孔是小小的圆点,和青铜三目佩上的纹路几乎一模一样;三角形下方是两条交叉的曲线,像是流动的水,又像是缠绕的绳索,曲线末端各连着一个小小的圆形,看起来像是太阳和月亮。
“玄山氏的标记!”陈轩的心跳骤然加快,他拿出手机,翻出在博物馆拍的那卷残卷照片——残卷末尾也有一个模糊的图案,当时他只觉得像个抽象的符号,此刻和墙上的图案对比,除了因为残卷破损少了下方的曲线,其他部分完全吻合。
苏晴的相机快门声不断,她换了微距模式,连图案上的每一道刻痕都拍得清清楚楚:“这图案是怎么留在墙上的?看起来不像画上去的,倒像是……用硬物刻上去之后,又填了什么东西,所以才能在夯土里保留这么久。”
陈轩伸手摸了摸图案上的线条,指尖能感觉到细微的凹陷,线条内部的颜色比周围的夯土深,呈深褐色,凑近闻了闻,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土腥味。“应该是用玄铁矿粉混合动物血填进去的。”他解释道,“玄铁矿粉不易氧化,动物血能和夯土紧密结合,这是古代工匠常用的防腐手法,没想到玄山氏的先祖也会用这种方式留下标记。”
就在这时,阿木突然“啊”了一声,往后退了一步,脸色有些发白。小林被他吓了一跳,忙问:“怎么了?发现什么了?”
“那……那图案在发光!”阿木指着墙面,声音都有些发颤,“刚才你们说话的时候,我看见那三只眼睛亮了一下,就像星星似的,闪了一下就没了!”
苏晴和小林对视一眼,都觉得阿木可能是眼花了,可陈轩却心头一动,他再次握紧青铜三目佩,玉佩的振动频率和刚才又不一样了,像是在和墙上的图案共振。他走到墙前,将青铜三目佩贴在图案上方的三角形上,就在玉佩接触墙面的瞬间,一道微弱的绿光从玉佩和墙面接触的地方亮起,紧接着,墙上图案里的三只眼睛也发出了同样的绿光!
绿光很淡,却足够照亮烽燧内部的一小片区域,苏晴下意识按下快门,闪光灯和绿光交织在一起,定格下这诡异又神奇的一幕。小林惊得张大了嘴,手里的手电筒都差点掉在地上:“这……这是怎么回事?玉佩和图案……它们在互相感应?”
“是血脉和传承的呼应。”陈轩的声音有些沙哑,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温暖的气流从墙面的图案里涌出,顺着青铜三目佩传入他的掌心,再沿着手臂蔓延到全身,就像冬天里泡在热水里,每一个毛孔都舒展开来。他甚至能“听”到一段模糊的声音,不是用耳朵听,而是在脑海里响起,像是有人在低声吟唱,又像是在诉说着什么,可惜声音太微弱,根本听不清内容。
绿光持续了约莫半分钟,渐渐暗了下去,最后彻底消失,只留下墙上那道深色的图案,和恢复常温的青铜三目佩。陈轩收回手,掌心还残留着刚才的温热,他看着墙上的玄山氏标记,突然明白了什么——这不仅仅是一个标记,更是一个“钥匙孔”,而青铜三目佩,就是打开这把锁的钥匙。
“阿木,你知道这附近还有其他类似的烽火台吗?”陈轩转头问向导,他刚才从那股气流里,隐约感觉到西北方向还有同样的“呼应”,只是距离太远,信号很模糊。
阿木还没从刚才的绿光里缓过神,听到问话,愣了愣才摇头:“这一片就这一座老烽燧,再往西北走,就是黑风口,那地方风大得能把骆驼吹翻,没人敢去。不过……”他顿了顿,像是在回忆什么,“我爷爷以前说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