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二三)(3 / 4)
上赫然刻着一个和清单上一模一样的鱼形图案。
陈轩的目光骤然收紧。他记得这起旧案——当年他刚入行,听师父提过,那伙人专盗水下文物,手段狠辣,后来警方围捕时,团伙头目“鬼手刘”带着一批重器消失,案子成了悬案。“你的意思是,‘海阎王’和‘鬼手刘’有关?”
“不止有关。”小林翻到档案后半部分,指着一行潦草的批注,“当时负责此案的老刑警在笔记里写,‘鬼手刘’有个徒弟,外号‘小阎王’,擅长水下爆破,后来跟着鬼手刘一起失踪了。我查了人口档案,‘小阎王’本名叫刘海生,祖籍就是莱州湾附近的刘家村,和渔民说的‘海阎王’特征完全对得上!”
苏晴突然想起什么,从手机里调出老渔民的通话录音,放大其中一段模糊的背景音:“你们听,这里有船笛声,还有人喊‘刘老大’……”三人屏住呼吸细听,录音里果然传来一声微弱的“刘老大,货准备好了”,声音被海浪声盖过,若不仔细分辨,根本听不出来。
“这么说,‘海阎王’就是刘海生,他现在是在替‘鬼手刘’做事?”陈轩拿起那片残瓷,突然注意到瓷片内壁有个极小的刻痕,形状像个“刘”字,“或者说,他在找当年鬼手刘没带走的东西。”
正说着,陈轩的手机响了,是文物局张科长打来的,语气急促:“陈轩,你们昨晚扣下的那批文物里,有件青花梅瓶不对劲!瓶底有个暗格,里面藏了半张纸,像是地图!”
三人立刻赶往文物局库房。库房里,那只青花梅瓶被放在检测台上,瓶底暗格已经被小心撬开,一张泛黄的棉纸铺在旁边,纸上用朱砂画着简单的海图,标注着“鬼捞湾”“沉船点”“藏宝洞”三个位置,“藏宝洞”旁边还画着一个鱼形标记,旁边写着“刘记”二字。
“这应该是鬼手刘当年留下的。”张科长指着海图上的墨迹,“我们用碳十四检测过,这张纸的年代和‘渤海盗瓷案’时间吻合。看来当年鬼手刘没把所有文物都带走,而是藏在了‘藏宝洞’里,刘海生现在找的,就是这个洞。”
陈轩盯着海图上“藏宝洞”的坐标,突然抬头:“苏晴,你上次潜水拍沉船的时候,有没有看到附近有岩洞?”苏晴皱眉回想:“当时光顾着拍船体了,没注意……不过我记得沉船西北方向几百米处,有片礁石区,礁石缝里好像有水流异常,说不定岩洞就在那
小林突然插话:“我刚收到消息,刘家村有人看到刘海生昨天偷偷回了村,还去了村东头的老房子,好像在拿什么东西。”陈轩立刻起身:“走,去刘家村!刘海生肯定是回去拿打开藏宝洞的工具,我们得赶在他前面找到藏宝洞!”
两小时后,车子停在刘家村村口。村子依海而建,大多是低矮的砖房,村东头的老房子孤零零地立在海边,门锁早已生锈,窗户玻璃碎了大半。陈轩用工具撬开房门,屋内积满灰尘,墙角堆着几个破旧的木箱,箱子上落满了蜘蛛网。
“玄鉴镜有反应!”苏晴突然喊道。陈轩转头,见她手中的玄鉴镜正对着墙角的一个木箱亮着青光,比之前看瓷片时亮了不少。陈轩走过去,小心地打开木箱,里面铺着一层油纸,油纸上放着一把铜制钥匙,钥匙柄上刻着鱼形标记,还有一本泛黄的账本。
账本里记录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地名,最后一页写着一行字:“宣德官窑三十件,藏于鬼捞湾暗洞,待风声过后取。——鬼手刘,1998年冬。”陈轩捏着那把铜钥匙,钥匙上的铜绿已经发黑,显然有些年头了:“这应该就是打开藏宝洞的钥匙。刘海生回村,就是为了找这个。”
就在这时,屋外传来汽车引擎声。小林跑到窗边一看,脸色瞬间变了:“是刘海生的车!他回来了!”陈轩立刻把钥匙和账本塞进包里,对苏晴和小林说:“快,从后门走!我们先去鬼捞湾,他找不到钥匙,肯定会去藏宝洞守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