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一七)(3 / 6)
是一个很好的主意。”陈轩点头赞同,“让更多的人了解鉴定知识,提高警惕,也是保护文物的一种方式。
离开美术馆后,苏晴兴奋地对陈轩说:“你今天太帅了!简直就像电影里的英雄一样!
陈轩笑着摇了摇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小林则若有所思地说:“这个模仿者的功力确实不一般。能做到这种程度的高仿,背后一定有一个强大的团队。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之前遇到的那个文物造假集团。
陈轩的脸色凝重起来:“你说得对。这很可能是同一个组织的手笔。看来,我们的调查还远远没有结束。
就在这时,陈轩的手机响了。他接起电话,脸色渐渐变得严肃
“怎么了?”挂掉电话后,苏晴问道
“是市博物馆的李馆长打来的。”陈轩回答,“他们刚刚收到一批捐赠的文物,其中有几件疑似高仿品,请我们立即过去帮忙鉴定。
“又是高仿品?”小林皱起了眉头,“看来这个造假集团已经开始向官方机构渗透了。
陈轩眼中闪过一丝冷光:“那就让我们来会会他们。
三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坚定的光芒。他们知道,一场新的战斗,即将开始。
第1028章:博物馆惊魂夜
市博物馆的灯光在夜色中格外醒目。李馆长亲自在门口等候,他的神情比电话中更加凝重。
“陈老师,麻烦你们了。”李馆长一边引着众人往里走,一边低声说道,“这批捐赠来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其中几件都是馆藏级别的珍品。但我们的老专家在初步鉴定时,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细节。”
“在哪个展厅?”陈轩问道。
“在我们的临时珍品库房。”李馆长回答,“为了确保安全,我们把它们暂时存放在了那里。”
临时珍品库房位于博物馆地下二层,安保级别极高。众人通过了三道安检门,才终于进入库房内。
库房中央的工作台上,整齐地摆放着五件文物:一尊唐代鎏金佛像、一对宋代官窑青瓷瓶、一幅元代着名画家的山水立轴,以及一方清代的田黄印章。
“问题最严重的是这尊鎏金佛像。”李馆长指着其中一件文物,“从表面看,它的工艺和风格都与唐代相符,但我们的专家在它的底部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划痕。”
陈轩戴上手套,将佛像轻轻拿起,翻过来仔细观察。果然,在佛像底部的边缘处,有几道极细的划痕,似乎是某种工具留下的。
“这是典型的‘后刻款’痕迹。”陈轩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造假者在仿制完成后,为了让文物看起来更逼真,会在底部刻上相应的年代款识。但由于他们使用的工具和手法与古代不同,所以会留下这种细微的划痕。”
“仅凭这一点还不能完全确定吧?”一位随行的老专家质疑道,“也有可能是在流传过程中造成的损伤。”
“当然不能仅凭这一点。”陈轩点头,“但如果结合其他特征,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他将佛像放回原位,示意工作人员拿来放大镜和便携式x光机。在放大镜下,佛像表面的鎏金层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光泽。
“唐代的鎏金工艺非常精湛,金层与胎体结合得非常紧密,经过千年的岁月,会形成一种温润的包浆。”陈轩解释道,“而这尊佛像的鎏金层,虽然也试图模仿那种温润感,但光泽过于均匀,缺乏岁月留下的自然痕迹。”
他接着用x光机对佛像进行了扫描。扫描结果显示,佛像内部的金属结构非常均匀,没有任何杂质。
“这也是一个疑点。”陈轩指着扫描图像,“唐代的金属冶炼技术虽然已经很发达,但还无法做到如此纯净的金属。这尊佛像使用的材料,更像是现代的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