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一三)(3 / 5)
对,我们‘民间鉴宝行’的初衷,不只是鉴定文物的真伪,更是要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这个故事,值得我们去追寻。”
赵建国擦干眼泪,郑重地点了点头:“好!那就拜托你们了!无论结果如何,我都要知道真相。”
陈轩将勋章小心地放回绒布盒中,递还给老人:“赵爷爷,这枚勋章对您来说意义非凡,一定要妥善保管。我们会尽快给您答复的。”
离开赵建国家后,三人默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谁都没有说话,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
“没想到,这次的鉴定会引出这样的故事。”苏晴打破沉默,轻声说道。
“是啊。”小林叹了口气,“有时候,真相不一定是美好的,但我们有责任去揭开它。”
陈轩抬头望向远方,眼神坚定:“这个故事,我们一定要查下去。不仅是为了赵爷爷,也是为了那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喂,是老周吗?我是陈轩。想请你帮个忙,查一个叫赵二勇的退伍军人……”
阳光洒在三人身上,拉长了他们的身影。新的调查,又开始了。
第1020章 历史的阴影
回到工作室,陈轩立刻召集小林和苏晴,三人围坐在一张旧木桌旁,桌上摊着从赵建国家带回的资料复印件和几张照片。
“我们得先理清思路。”陈轩将照片一张张排好,“我们现在有三个关键信息:一,勋章是真的;二,背面刻字被人改过;三,改字的人很可能是赵二勇,他是赵大勇的战友。”
苏晴指着一张照片:“玄鉴镜显示赵二勇是出于无奈才改的刻字,但这只是他的一面之词。我们需要找到更多证据来证实这一点。”
小林点头:“没错,而且赵二勇的动机也值得深入调查。他是真的走投无路,还是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陈轩沉思片刻:“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两个方向入手。第一,查找赵二勇的下落。第二,调查这枚勋章的历史记录。”
“查人我来负责。”小林主动请缨,“我认识一些退伍军人事务局的人,或许能从他们那里找到线索。”
“那我就负责调查勋章本身。”苏晴说道,“我可以联系军史专家,看看有没有关于这枚勋章的官方记录。”
陈轩点头:“好,那我负责整理我们目前掌握的所有信息,尝试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三天后在这里集合,交换各自的发现。”
接下来的三天,三人分头行动,各自投入到紧张的调查中。
陈轩泡在市图书馆的旧报纸阅览室,翻阅着20世纪40年代的报纸微缩胶片。他查找着淞沪会战期间的相关报道,特别是关于赵大勇所在部队的信息。
经过两天的努力,他终于在一份1941年的《申报》上找到了一篇简短的报道:
"淞沪会战中,我军某部战士赵大勇在一次突袭行动中英勇牺牲,为表彰其英勇行为,上级特授予忠勇勋章一枚……"
报道虽然简短,但足以证实赵大勇确实获得过勋章。陈轩将这篇报道复印下来,作为重要证据。
第三天上午,三人如约在工作室集合。
小林首先汇报:"我找到了一些线索。赵二勇确实存在,他和赵大勇是同乡,都来自山东省菏泽市。战后,赵二勇复员回乡,后来举家搬到了东北。我查到他有个儿子叫赵向东,现在在沈阳做小生意。"
"太好了!"苏晴兴奋地说,"这就有了具体的调查对象。"
她接着展示自己的发现:"我联系了一位军史专家,他查阅了档案,确认赵大勇确实获得过忠勇勋章。不过有趣的是,档案显示这枚勋章后来被'遗失'了。"
"遗失?"陈轩和小林异口同声地问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