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O四)(2 / 4)

加入书签

机会,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果成功,联盟将一战成名;如果失败,刚刚建立的联盟就会蒙上阴影。

陈轩深吸一口气,眼神却愈发坚定。他转向小林:“立刻联系博物馆,说明我们明天一早会亲自过去勘查。让他们先将瓷器封存,保护好现场,任何非必要人员不得接触。”

“是!”小林立刻行动起来。

陈轩又对苏晴吩咐:“准备好我们所有的鉴定设备,特别是玄鉴镜和便携式光谱仪。另外,调取清代珐琅彩瓷的相关资料,尤其是雍正、乾隆时期的官窑器特征,做一份详细的对比分析报告。”

“我马上去办。”苏晴点头应下。

“各位,”陈轩环视众人,声音铿锵有力,“看来我们的首案,已经找上门来了。这不仅是对我们专业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团队协作的第一次实战检验。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全力以赴!”

“放心吧陈老师!”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众人纷纷响应,脸上写满了斗志。

陈轩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枚三目佩上,仿佛在与远在天国的师父对话。他在心中默念:“师父,您看到了吗?我们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夜色中,“玄山堂”的牌匾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挑战而蓄势待发。一场关乎联盟声誉的鉴定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这个开篇已经为你铺垫好了紧张的气氛和艰巨的任务。要不要我立刻为你续写,让陈轩带着他的团队深入首都博物馆,一步步揭开这件珐琅彩瓷瓶背后的惊天秘密?

第1002章 珐琅彩瓷瓶的疑云

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首都博物馆的青砖灰瓦上。陈轩站在庄严肃穆的馆门前,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坚定。

“陈老师,都准备好了。”苏晴提着便携仪器箱,站在他身旁。

小林则背着笔记本电脑,兴奋中带着一丝紧张:“我已经联系好博物馆的李馆长,他在里面等我们。”

老赵也来了,换上了便装,眼神依旧锐利:“我在外面盯着,有什么需要随时给我打电话。”

陈轩点了点头,迈步走进博物馆。

一、初见瓷瓶

在李馆长的带领下,他们来到了文物修复中心的恒温恒湿实验室。

一件通体施黄釉、绘有精致花鸟图案的瓷瓶被安放在特制的防震工作台上,周围环绕着各种监测设备。

“这就是那件‘清代雍正珐琅彩黄地花鸟纹瓶’。”李馆长介绍道,“捐赠人是一位海外华人企业家,据说是他家族世代珍藏。我们初步检测时,在釉面下发现了一些异常的显微结构,所以……”

陈轩戴上手套和护目镜,首先仔细观察瓷瓶的整体造型。

“器型规整,线条流畅,符合雍正时期官窑的风格。”他轻声说道,“胎质细腻,釉面光洁,这是好现象。”

他用手持显微镜仔细观察釉面,眉头却微微皱起:“釉面虽然光洁,但光泽略显刺眼,缺少了岁月沉淀的温润感。”

苏晴会意,立刻打开高光谱成像仪,开始对瓷瓶进行全面扫描。

“陈老师,光谱曲线有异常。”几分钟后,苏晴指着屏幕上的图像说道,“尤其是蓝色颜料区域,光谱峰值与我们数据库中雍正时期的珐琅彩瓷有细微差异。”

陈轩的眼神变得凝重。他从仪器箱中取出玄鉴镜,调整好角度后,将镜面轻轻贴近瓷瓶表面。

在玄鉴镜的特殊光线下,瓷瓶表面的细微划痕和修复痕迹无所遁形。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瓶腹下方的一朵花蕊处,陈轩发现了一个几乎不可见的“修补点”。

“这里被动过手脚。”他语气肯定地说道,“而且手法非常高明。”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