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O三)(3 / 5)
是他们向世人证明自己价值的第一步。
馆长早已在会客厅等候,见到他们,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
“陈老师,苏小姐,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空。”馆长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这件事,关系重大,我们必须谨慎处理。”
“馆长客气了。”陈轩微笑着点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馆长不再多言,带着他们穿过几条长长的走廊,来到一间安保严密的会议室。厚重的金属门关上后,室内一片寂静。长桌的中央,铺着一块深蓝色的绒布,一件光彩夺目的“清代珐琅彩瓷瓶”正静静地安放在上面。
瓷瓶通体洁白,釉色温润如玉,瓶身上绘着精美的花鸟图案,色彩艳丽,笔触细腻,仿佛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带着生命的气息。
“这就是那件捐赠品。”馆长介绍道,“从表面看,它几乎无可挑剔。但我们博物馆的几位老专家看了之后,都觉得……有些不对劲。”
“我先看看。”李教授不知何时已经出现在门口,他精神矍铄,目光如炬。周女士和赵队长也随后走了进来。联盟的核心成员,首次在正式任务中集结。
李教授戴上手套,拿起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瓷瓶的每一个细节。他时而点头,时而皱眉,口中念念有词。
“器型规整,比例协调,釉面光洁,色彩……嗯,色彩过于鲜艳了。”李教授放下放大镜,说出了自己的第一印象,“这种鲜艳,不是岁月沉淀后的温润,而像是……刻意为之的张扬。”
苏晴接过话茬,她将便携式显微镜对准瓷瓶的釉面。
“李教授说得对。”苏晴一边观察一边说,“在显微镜下,釉面的气泡大小均匀,排列过于规则。这不符合清代珐琅彩瓷在高温烧制过程中,气泡自然形成、大小不一的特征。”
周女士则从修复师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胎釉结合处过于平滑,没有历史使用中留下的自然磨损痕迹。而且,你们看这里——”
她指着瓶底的一处细微痕迹,“这道划痕,是新的。虽然作伪者试图用特殊方法做旧,但手法还是不够高明,留下了破绽。”
几位专家的意见,让会议室的气氛变得更加凝重。馆长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各位的意思是……这件是仿品?”
“目前来看,疑点很多。”陈轩总结道,“但我们还需要更确凿的证据。”
他说着,从随身的锦盒中,取出了那枚神秘的玄鉴镜。
“这是?”馆长和赵队长都好奇地看着这件造型奇特的器物。
“这是我们联盟的一件……特殊辅助工具。”陈轩没有过多解释,“它能在特定条件下,显现出一些肉眼看不到的信息。”
他将玄鉴镜放在桌上,调整好角度,让镜面反射出的光线正好落在瓷瓶底部的款识上。
起初,什么也没有发生。但当陈轩用手指轻轻摩挲镜面,改变了一个微小的角度后,奇迹出现了!
在玄鉴镜折射出的光影中,款识下方的釉面里,竟浮现出几行极细的、肉眼完全不可见的英文字母和数字——“odel: 2023-V-07”。
“这是……现代设备的型号编号?”苏晴瞪大了眼睛。
“没错。”陈轩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这是一件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仿制的赝品。作伪者在釉料中加入了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并用激光微刻技术留下了这个编号。在正常光线下根本无法发现,但在玄鉴镜的特殊折射光下,无所遁形。”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
“太不可思议了!”馆长激动得站了起来,“陈老师,这就是决定性的证据!”
李教授也对陈轩竖起了大拇指:“好小子,有你的!这东西,比我们这些老古董的眼睛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