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九十八)(2 / 6)

加入书签

让他上来吧。”陈轩挂了电话,将玄鉴镜收进锦盒,“正好问问他,这青铜尊的‘来源’到底是怎么回事。”

十分钟后,中年男人走进办公室。他自称姓刘,是山西某矿业公司的老板,说这青铜尊是上个月在自家矿场的老窑厂里挖出来的,“想着是国家的文物,就赶紧联系文物局,想捐给博物馆”。

刘老板说话时,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公文包的拉链,眼神总是避开青铜尊,这让陈轩更起了疑心。他指了指铜尊,笑着问:“刘先生对古董很感兴趣?这青铜尊的造型可不常见,一般的藏家都未必认识。”

刘老板愣了一下,随即干笑两声:“我就是个粗人,哪懂什么古董?都是听挖出来的工人说的,说是老物件,就想着捐了积点德。”

陈轩没接话,而是从抽屉里取出一块放大镜大小的“玄山氏铜片”——这是上次在黑水城遗址找到的残片,上面刻着与青铜尊纹路相似的符号。他将铜片放在青铜尊旁,故意提高声音:“可惜了,这尊青铜尊是仿品。你看这纹路,和真正的玄山氏藏器比,差得太远了。”

刘老板的脸色瞬间白了,手指猛地攥紧公文包:“仿、仿品?不可能吧!文物局的人都说……”

“文物局的人只做了初步检测,没看到内部的夹层。”陈轩打断他,指了指青铜尊的兽首,“真正的玄山氏藏器,兽首眼睛处的松石是天然形成的,而你这尊上的松石,是用胶水粘上去的——不信你可以试试,用温水泡十分钟,松石就会掉下来。”

这话一出,刘老板的额头立刻冒出冷汗。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突然响起的敲门声打断。小林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轩哥,查到了!这位刘先生名下的公司,去年因为非法开采被处罚过,而且他还有个弟弟,在河南开了家古玩造假作坊,上个月刚被警方查封。”

刘老板的脸彻底垮了,双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陈轩上前一步,语气平静却带着压力:“刘先生,现在可以说实话了吧?这青铜尊,到底是你弟弟的作坊造的,还是从别的地方弄来的?”

沉默了足足半分钟,刘老板才垂头丧气地开口:“是、是我弟弟造的。他说这仿品能以假乱真,让我找机会捐给博物馆,等博物馆确认是‘真品’后,再通过媒体宣传,以后他的作坊就能打着‘修复文物’的幌子,继续造假卖钱……”

他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照片,上面全是各种伪造的古代青铜器,有些已经做好了“包浆”,看起来和真的一模一样:“我知道错了,不该帮他骗博物馆。你们要是报警,我愿意配合,把他藏在山西的造假窝点都供出来!”

陈轩接过照片,眉头皱得更紧。从照片上的器物来看,这个造假作坊不仅手艺高超,而且对古代文物的形制非常了解,甚至能模仿玄山氏藏器的独特纹路——这绝不是普通的小作坊能做到的。

“你弟弟有没有说过,他的‘技术’是从哪学来的?”陈轩追问。

刘老板想了想,摇了摇头:“他没细说,只说去年认识了个‘高人’,教了他怎么仿造古代青铜器,还给了他几本画着文物的册子。”

陈轩心里咯噔一下。去年、“高人”、文物册子——这些线索,和之前破获的跨国造假案太像了。他立刻拿起电话,拨通了国际刑警联络员的号码:“喂,张警官吗?我是陈轩。有个情况需要跟你汇报,可能和之前的跨国造假团伙有关……”

挂了电话,陈轩看着被警方带走的刘老板,又看了看桌上的青铜尊,指尖的天眼微光再次亮起。这一次,他在青铜尊的兽首纹路里,看到了一个极其隐蔽的标记——那是一个小小的“三目纹”,和玄山氏的青铜三目佩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看来,这造假团伙和玄山氏的渊源,比我们想的还要深。”陈轩翻开《玄山鉴宝录》,在“三目纹”的章节下添了一行字:“仿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