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物的守护者(九十七)(3 / 5)

加入书签

东升仓库’,上个月刚租出去,租客说是做‘五金配件加工’的,但附近居民没见过有人搬设备进去。”

陈轩接过地图,指尖点在“东升仓库”的红圈上:“五金加工会有金属切割声,要是没人听见,大概率是幌子。先去这里看看。”

十分钟后,警车停在一处围墙斑驳的仓库外。雨还没停,仓库的铁门紧闭,门柱上挂着一块褪色的“东升五金”招牌,字迹是用喷漆临时喷的,边缘还在往下掉漆。陈轩下车绕到仓库后院,院墙有两米多高,墙头拉着铁丝网,角落里堆着几袋没人清理的建筑垃圾。

他退后两步,天眼悄然开启,淡金色的光晕瞬间笼罩整座仓库。下一秒,他的目光定格在仓库西侧的角落——那里有一处被帆布盖住的区域,帆布下隐约能看到金属支架的轮廓,而且地面的土壤颜色比周围深,像是被高温灼烧过的痕迹。

“李警官,后院有问题。”陈轩回到警车旁,压低声音,“西侧角落有灼烧痕迹,可能是铸造青铜器时留下的,而且帆布

李警官立刻挥手,几名警员迅速绕到仓库两侧,小张则拿出撬锁工具,蹲在铁门前轻轻摆弄。没过半分钟,“咔嗒”一声,铁门应声而开。众人握紧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走进仓库。

仓库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混合着铜锈、机油和烧焦的木头味。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只见地上散落着几块青铜碎料,还有几个空的盐酸瓶——正是用来做“老铜皮贴锈”的材料。靠墙的位置堆着十几个木盒,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空白的“民国收藏证书”,印章还沾着未干的印泥。

“果然是这里!”李警官的声音带着兴奋,“小张,通知技术科过来取证,重点查这些碎料和证书上的指纹!”

陈轩没跟着去翻找证物,而是径直走向仓库西侧的帆布。他伸手掀开帆布,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一缩——帆布下藏着五六个青铜模具,有鼎、有方彝,还有一个模具上刻着玄山氏的三目纹,形状和他之前见到的仿妇好方彝几乎一模一样。模具旁还放着一个小型熔炉,炉壁上还沾着未冷却的铜渣。

“这些模具是新做的,你看模具边缘的毛刺还没打磨掉。”陈轩蹲下身,用手指蹭了蹭模具上的纹路,“而且模具的材质是铸铁,不是古代用的陶范——现代铸造用铸铁模具更快,也更省力,但铸出来的青铜器没有陶范特有的‘范线’,所以他们才要在仿品上刻意刻范线,结果反而露了马脚。”

就在这时,小张突然喊了一声:“李队!陈老师!这里有个暗门!”

陈轩和李警官立刻跑过去,只见仓库最里面的货架后面,有一块看似墙面的铁板,铁板边缘有一道细微的缝隙。两名警员合力推开铁板,里面是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小房间,房间里堆着二十多件已经做好的仿品青铜器,有商周时期的青铜爵,也有带玄山氏标记的青铜佩,每件都套着透明的塑料膜,旁边还放着对应的假证书。

“这些仿品要是流出去,得骗多少人?”小张看着满屋子的仿品,忍不住皱眉。

陈轩拿起一件青铜佩,用玄鉴镜照了照。镜光下,青铜佩上的三目纹立刻显露出淡红色的光斑——和之前的仿妇好方彝一样,都是用老铜片焊接的。他放下青铜佩,目光落在墙角的一个铁皮柜上:“这里面说不定有他们的交易记录,打开看看。”

李警官用撬棍撬开铁皮柜,里面果然有一个笔记本和一部手机。笔记本上记录着最近的交易信息,买家姓名、联系方式、交易金额都写得清清楚楚,其中有几笔交易的金额超过了一百万,买家地址大多在江浙沪一带。手机里则存着大量和“上线”的聊天记录,提到“下一批货要带玄山氏铭文”“证书要多印几张民国二十三年的”。

“‘上线’?难道伪宝斋二当家上面还有人?”李警官翻看着聊天记录,眉头越皱越紧,“聊天记录里没提名字,只说‘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