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八十九)(5 / 6)

加入书签

击,亭柱被劈坏了,现在还围着警戒线呢。”

陈轩和小林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望岳亭的柱子!

“大师,我们想去后山看看。”陈轩说道。

老僧有些犹豫:“后山正在修缮,不太安全。”

“我们就看一眼望岳亭,马上回来。”陈轩取出玄鉴镜,“其实我们是文物保护志愿者,听说亭柱上的古刻受损,想来记录一下。”

老僧见他不像坏人,便点了点头:“去吧,注意安全。顺着这条石阶路往上走,大概一刻钟就能到。”

谢过老僧,两人沿着石阶往后山走。山路两旁长满了酸枣树,时不时有松鼠窜过。小林一边拨开挡路的枝条,一边好奇地问:“师父,您说那伙人半年前就去望岳亭了,难道他们早就知道画里的秘密?”

“有可能。”陈轩想起刘老刚才的反应,“或许刘老早就发现了画中的线索,只是一直没找到破解的方法。”他忽然停下脚步,指着前方的一片竹林,“你看那里。”

竹林深处隐约露出一角飞檐,正是望岳亭。亭外果然围着警戒线,旁边还堆着些修缮用的木料。两人绕过警戒线走进亭内,只见两根朱漆亭柱都有烧焦的痕迹,其中右边那根被劈掉了大半,露出里面的木质纹理。

“这就是被雷劈的柱子。”小林凑过去细看,“上面的字果然看不清了,只剩下几个残笔。”

陈轩却盯着柱底的石础。石础上刻着缠枝纹,纹路里积着厚厚的尘土。他掏出随身携带的软毛刷,轻轻扫去尘土,石础上竟露出个凹槽,形状正好能放下半块砖头。

“找到了。”陈轩从背包里取出个小锤子,小心翼翼地敲了敲石础。只听“咔哒”一声,石础竟然松动了。他屏住呼吸,将石础挪开——

洞口不大,刚好能容一人钻进。陈轩打开手机手电筒,光柱往里照去,隐约能看到里面是个狭小的石室,墙角似乎堆着个木盒子。

“师父,这里面不会就是玄山氏的藏宝吧?”小林的声音带着激动。

陈轩却没动,他用手电筒照了照洞口边缘,发现有新鲜的泥土痕迹:“有人比我们先到过。”他蹲下身,仔细观察那些泥土,“看这痕迹,最多不超过三天。”

小林顿时泄了气:“难道被伪古堂的人拿走了?”

“不一定。”陈轩从洞口摸出一小片碎纸,纸上印着个模糊的“古”字,“这是拍卖行的包装纸,应该是刘老的人留下的。”他忽然笑了,“看来他们虽然找到了这里,却没拿走东西。”

“为什么?”

“因为他们没带玄鉴镜。”陈轩举起手中的古镜,镜面在阳光下泛着幽光,“玄山氏的东西,只有用这面镜子才能取出来。”

他深吸一口气,钻进了洞口。石室比想象中更狭小,只能勉强容纳一人蹲坐。墙角的木盒子上了锁,锁孔是个奇特的星图形状。陈轩将玄鉴镜对准锁孔,镜面的星图立刻与锁孔重合,发出一阵轻微的“咔咔”声,锁开了。

打开木盒,里面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放着一卷用锦缎包裹的东西。陈轩小心翼翼地展开锦缎,里面竟是一卷古画!画轴是紫檀木的,轴头镶着青玉,一看就不是凡品。

“这是什么画?”小林在洞口探进头来。

陈轩展开画的一角,只见上面题着“蜀素帖”三个字,笔力遒劲,正是米芾的笔迹!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失传已久的米芾真迹,竟然藏在这里!

就在这时,山下传来一阵喧哗声。陈轩赶紧将《蜀素帖》卷好放进背包,刚钻出洞口,就看见刘老带着几个警察走了过来。

“陈先生,果然是你。”刘老的脸色很难看,“我就觉得你不对劲,果然在偷偷摸摸搞小动作!”他指着陈轩的背包,“把你手里的东西交出来!那是国家文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