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八十九)(2 / 6)
光才显色。陈轩凑近了看,那些字是:"藏于山水,墨韵寻踪,破壁见真,静候有缘。"
"这是什么意思?"小林挠挠头。
陈轩却盯着那"破壁见真"四个字出神。他想起在景德镇的废弃柴窑,窑壁上也有类似的暗语,最终指引他们找到《辨瓷手记》。难道这幅画里的山水,对应着某个真实的地方?
就在这时,展厅门口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穿着唐装的老者在几人的簇拥下走进来,目光直直落在《江山无尽图》上。王经理赶紧迎上去:"刘老,您来了。"
被称作刘老的老者点点头,视线扫过陈轩手中的玄鉴镜,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这位是?"
"这位是陈轩先生,也是来看这幅画的。"王经理介绍道。
刘老的目光在陈轩脸上停留片刻,忽然笑了:"原来是陈先生,久仰大名。听说你在景德镇鉴别出了官窑残片,真是年轻有为。"
陈轩礼貌地点头:"刘老过奖。"他认出这位老者是京城有名的书画鉴定专家刘启年,曾在多本古籍上见过他的题跋。
刘启年走到画前,手指在题跋处轻轻点了点:"玄山氏的字,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筋骨。你们看这个'山'字,三竖的角度分毫不差,是他独有的章法。"他忽然转向陈轩,"陈先生觉得,这幅画如何?"
陈轩沉吟道:"画是真迹,但似乎有隐笔。"
刘启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哦?陈先生看出什么了?"
陈轩刚要说话,却见刘启年身后的一个年轻人悄悄拿出手机,镜头正对着画中的隐字。他不动声色地用身体挡住画面:"或许是我看错了。"
刘启年深深看了他一眼,没再追问,只是对王经理说:"拍卖那天,我会亲自来。"说完便带着人离开了。
等人走远,小林才小声问:"师父,为什么不告诉他们隐字的事?"
"防人之心不可无。"陈轩将玄鉴镜收好,"刘老身后那个年轻人,袖口上有个'伪'字标记,和伪古堂余党的一样。"
小林恍然大悟:"他们也盯上这幅画了?"
陈轩重新看向画中山水:"不仅是他们。"他指着瀑布旁的那座孤峰,"这山的轮廓,像极了京西的潭柘寺后山。"
潭柘寺是京城最古老的寺庙,始建于西晋。陈轩小时候跟着师父去过一次,印象里后山的"虎踞峰"确实与画中孤峰极为相似。
"藏于山水,墨韵寻踪..."他喃喃自语,"难道玄山氏的藏宝地,就在潭柘寺?"
夕阳透过展厅的窗棂,在画轴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陈轩看着那些渐渐隐去的朱砂字,忽然意识到,这场围绕玄山氏传承的博弈,恐怕才刚刚开始。而那幅看似平静的山水画里,藏着的或许不只是宝物,还有更危险的陷阱。
他对王经理说:"这幅画,我要了。"
第1072章:画中藏锋
陈轩的话音刚落,展厅里的空气仿佛凝住了。王经理推了推眼镜,脸上的笑容带着几分为难:“陈先生,不瞒您说,这幅画已经有三位藏家预定了,其中就包括刚才的刘老。”
“预定不代表成交。”陈轩指尖轻叩鉴赏台边缘,“拍卖图录上写得很清楚,本月十五号公开竞价。”他从背包里取出一张支票,笔走龙蛇写下一串数字,“这是保证金。”
王经理看着支票上的金额,喉结动了动。他在这行摸爬滚打十几年,见过不少出手阔绰的藏家,但像陈轩这样年纪轻轻却透着一股笃定气场的,还是头一个。尤其是那双眼睛,明明看着温和,却仿佛能洞穿人心。
“既然陈先生有诚意,我这就安排登记。”王经理收起支票,语气愈发恭敬,“需要给您准备一份高清复刻图吗?方便提前研究。”
“不必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