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七十三)(2 / 5)

加入书签

”他脚下踢到块碎瓷片,胎体泛着米黄色,“这是宋代官窑的‘香灰胎’,怎么会在这儿?”

陈轩捡起瓷片,在玄鉴镜下能看到胎土里嵌着的细小玛瑙颗粒——正是《辨瓷手记》里说的“汝窑玛瑙入釉”的特征。他忽然蹲下身,手指抠开窑壁的一块松动砖片,砖后露出个巴掌大的洞口,洞里塞着团油布,解开后是张泛黄的棉纸,上面用毛笔写着:“三转火,五转水,玄藏在九曲尽头。”

“是柴守业的笔迹。”陈轩认出这和老照片账本上的字迹一致,“‘三转火’应该指火道的第三个转角,‘五转水’可能是指和火道相连的水道。”他往窑深处走,越往里越潮湿,砖墙上渐渐出现青苔,空气里飘着淡淡的硫磺味。

走到第三个转角时,玄鉴镜突然震动起来。镜面映出的窑壁上,有块砖的颜色比周围深,砖缝里嵌着的不是青苔,是晒干的蛇蜕。陈轩用撬棍撬开砖块,后面果然是条仅容一人爬行的暗道,道壁上凿着深浅不一的凹痕,像是被人用指甲抠出来的。

“这些凹痕很新。”小林用手电照向深处,光柱里浮动着细小的尘埃,“最多不超过半年,肯定有人来过。”他突然指着暗道入口的泥土,“师父,这是蛇的粪便,银灰色的,和我们在酒厂发现的蛇鳞成分一致。”

陈轩钻进暗道时,闻到了股熟悉的气味——是伪古堂仿品上的化学做旧剂味,但更浓,还混着铜锈的腥气。爬了约莫十米,前方突然透出微光,暗道尽头是间丈许见方的石室,石室中央摆着个半埋在土里的青铜鼎,鼎耳已经断了一只,底部刻着完整的“玄”字。

“是真的!”小林惊喜地扑过去,却被陈轩拉住。玄鉴镜照在鼎上,镜面泛起灰光,鼎身竟浮现出“丁丑年仿”的字样——去年的干支。但鼎下的泥土里,却透出极淡的青光,像有什么东西埋在

陈轩让小林帮忙挖开泥土,底下露出块青石板,板上刻着和玄鉴镜星图完全吻合的图案。他将镜面贴在石板上,星图的光点与石板的刻痕一一对应,石室的地面突然震动起来,从中间裂开条缝隙,露出道通往更深处的石阶。

石阶两侧的墙壁上,挂着十几个陶罐,罐口封着的红布上都盖着“玄山氏藏”的印鉴。陈轩打开最上面的陶罐,里面装着的不是文物,是叠得整齐的账本,第一页就写着“伪古堂制假名录”,记录着近五年来仿造的三百多件文物,每件都标注着“仿自某藏”“破绽在某处在”。

“原来他们一直在系统地仿造玄山氏的藏品。”小林翻到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个蛇形标记,旁边写着“守业后人,知秘道”,“这说的是柴念祖?”

陈轩没说话,只是继续往下走。石阶尽头的石室更大,正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个铜匣,匣锁是蛇形机关,蛇眼嵌着两颗暗红色的珠子。他刚要伸手触碰,石室入口突然传来响动,柴念祖举着把柴刀冲了进来,帽檐下的脸满是冷汗:“别碰那个!那是李默设的陷阱!”

话音未落,石室的石门“哐当”一声关上了。李默的声音从石壁后的扩音器传来:“柴念祖,把星图交出来,不然你们都得死在这儿。”石壁上突然出现十几个小孔,丝丝缕缕的青烟冒了出来,带着刺鼻的气味。

“是迷烟!”陈轩立刻用玄鉴镜照向小孔,镜面的青光竟将烟雾挡在了外面。他这才发现,玄鉴镜的边缘刻着层极薄的金属网,能过滤有毒气体——这是玄山氏早就设计好的防护。

柴念祖扔掉柴刀,瘫坐在地:“那铜匣里根本不是星图,是炸弹。我爹当年就是发现了他们的制假窝点,才被他们害死的。”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半张残破的地图,“真正的星图在这儿,我爹临死前藏在窑神的肚子里,说只有玄鉴镜能让它显形。”

陈轩接过地图,在玄鉴镜下,空白处渐渐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小字,记录着玄山氏藏在全国的二十处宝地,每处都标注着“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