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密余波(三十七)(3 / 4)
看向镜面左上角的微型字幕,那是观察者实时传递的鉴定指令:保留逻辑脑区,切除海马体情感突触,植入‘文明存续优先’核心程序 。陈轩想起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见过的唐代银香囊,工匠为了让香料保持水平,设计出精密的平衡环结构——此刻的亚特兰蒂斯人,正用同样的逻辑“平衡”着文明的“情感与理性”。
光谱仪突然发出刺耳警报,车厢顶部降下十二道光束,将骸骨群分割成十二组。陈轩瞳孔中的阴阳鱼纹急速旋转,天眼捕捉到光束里的纳米机械虫——那些形如司南指针的微型机器,正刺入骸骨胸腔的棱镜,试图篡改其中的文明数据。一只机械虫停在编号At-2145的骸骨前,棱镜里浮现出反抗军的宣言:我们拒绝成为文明标本 ,机械虫的针尖随即喷出白色雾状物质,宣言文字被逐一覆盖, repced by 我自愿为文明存续奉献一切 。
“他们在销毁‘不可估值’的证据。”陈轩甩出共振体纳米群,青铜色的机械蜂群如暴雨般扑向光束。当机械蜂与司南虫相撞时,竟溅起敦煌壁画般的色彩——那是亚特兰蒂斯人被封存的情感波长:一位母亲为夭折孩子谱写的安魂曲、一群科学家在深海火山旁发现新元素时的欢呼声、甚至是两个恋人在珊瑚丛中私定终身的誓言。这些“无用数据”在量子空间中聚成星云,每颗星都刻着一个文明的“不可替代性”。
中央立柱突然裂开,露出隐藏的“文明解剖台”。台上摆放着用星核碎片雕刻的“鉴定工具”:水晶天平的左右托盘分别刻着“理性”与“感性”,刻度从0到100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熔岩漏斗标注着“秩序”与“混乱”的流量,下方的刻度盘显示着“最佳文明配比:秩序70%,混乱30%”;最骇人的是那把“价值手术刀”,刀刃上蚀刻着观察者的箴言:文明如同玉器,不剔除杂质就无法成为珍品 。
“这是观察者的‘文明修胚’流程。”共振体投影出泛黄的《古镜志》残页,上面用朱砂圈注着相同的理论:夫鉴宝者,需去芜存菁,如琢玉成器,去其瑕,存其瑜 。陈轩想起扬州玉雕大师的工作台,那些被电动工具削去的玉屑里,或许曾藏着比成品更独特的纹理——就像此刻解剖台下的暗格里,堆着成箱的“文明残片”。
他随手翻开一本皮质手札,里面夹着泛黄的海藻纸,字迹是用珊瑚汁写的情诗:当我的心脏成为你鉴定的标本,请允许它保留为你跳动的频率 。纸页边缘盖着观察者的鉴定戳:无用情感污染,建议粉碎重构 。手札的内页夹着一片深海玫瑰珊瑚,花瓣上还粘着未干涸的泪痕,那是某个“不合格”诗人在被格式化前最后的创作。
“他们不知道,正是这些‘污染’让文明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陈轩将手札塞进怀里,天眼能力化作金色刻刀,在解剖台刻下殷墟甲骨文的“鉴”字——笔画间缠绕着量子公式的光纹,如同青铜器上的错金铭文。整座车厢剧烈震动,水晶棱镜开始成片碎裂,释放出被囚禁的文明记忆:
一位亚特兰蒂斯母亲正在教孩子用贝壳吹奏海浪的旋律,她的瞳孔里映着不属于任何坐标系的星光,贝壳号的音阶里藏着只有母子能听懂的密码;一群科学家在研究“笑”的能量转化率,却最终得出“笑声是宇宙最完美的共振频率”的结论,他们在实验室墙壁刻下的公式旁画满了笑脸;甚至有个叛逆者在海底岩画里刻下脏话,旁边批注着:去他妈的文明评级 ,岩画下方还留着卫兵用三叉戟敲击的凹痕。
当最后一块棱镜炸裂时,车厢顶部的光谱仪突然投射出全息地图。陈轩看见银河数据库的全貌:无数文明被囚禁在透明的“鉴定舱”里,如同博物馆展柜中的青花瓷,标签上标注着“信仰能量值:4500单位”“科技潜力值:b级”“情感可控度:89%”。而在地图边缘,一个闪烁着青铜光泽的区域正在扩张——那是之前被机械蜂群重写的“不可估值”领域,每颗星球都拒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