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捡菌子(2 / 4)

加入书签

,歇在边上等他。

余坤安嘿嘿一乐,终于把第一个魔芋完完整整地挖了出来,沉甸甸的,两只手捧着都费劲。他小心地放进麻袋,又赶紧去挖第二个。

这个埋得更深,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个足有十来斤重的大家伙请了出来。

用衣袖抹了把汗,他这才有空问:“阿娘,你今天收获咋样?捡到啥好菌子了?”

余母也放下背篓:“喏,你看,老菌子窝那边出了不少牛肝菌,胖嘟嘟的。还碰上一丛刷把菌,都是淡黄色的,这种的好吃些。”

她说着,指了指背篓里那丛形似珊瑚、颜色淡黄的菌子。

“就不知道你二嫂那边运气怎么样,她去的那个山坳,往年可是出羊肚菌的好地方。”

他们说的刷把菌,也叫珊瑚菌,一丛丛生长,形态各异,长得很像海里的小珊瑚,颜色也多样,淡紫的、鹅黄的、红的、白的……

这种菌子味道独特,不同颜色口感还不同,有的带点酸,有的微甜,有的稍苦。新鲜吃的话,得先焯一遍水,去掉那股子生涩气,然后切点腊肉一起下锅爆炒,腊肉的咸香和菌子的鲜味融合在一起,特别下饭。

余坤安看着那菌子,肚子里馋虫又被勾了起来。

他重新背起装满魔芋的麻袋,和余母一起往下坡路走,去跟余大嫂余二嫂汇合。

山林寂静,只听得见脚踩在落叶上的沙沙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鸟鸣。

这山大地广,林子深,虽说捡菌子的人不少,但各家都有各家的地盘,钻进了林子里,往往一天也碰不上几个人。

这年月,只要人勤快,肯下力气,大山总不会让人空手而归。

人们常说,这山上的出产,人人有份,就算是叫花子进了山,也能有一份活路。

果然,没走多远,就看到了余二嫂满脸喜色地等在那儿,她的背篓里,赫然是满满半篓子羊肚菌!那一个个蜂窝状的伞盖,灰褐色,个个饱满厚实。

“今年那片地发得可真旺!比去年还多上好些!”余二嫂的声音里都透着兴奋。

余大嫂也背着重重的背篓走过来,笑着打趣:“可不是嘛!幸好没人跟你抢,要不然,看着这么多羊肚菌捡不着,你得心疼得好几天睡不着觉!”

余坤安凑过去,眼睛发亮:“二嫂,你这背篓咱们几个里面最值钱的了!就冲这个,回家怎么也得杀只鸡庆祝庆祝!”

余大嫂:“……”

余二嫂:“……”

余母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就做梦吧!老屋那几只母鸡,都要留着下蛋的,杀了你吃啥?喝西北风去?”

余坤安:“……”

不过他家后院,开春养的那些鸡崽,确实也养了挺久了,等过些日子开始下蛋,老屋那边的母鸡就能嚯嚯了……

等他们四人汇合,说说笑笑往家走,脚步也轻快了许多。

出了密林,走上山间土路,才开始断断续续遇到其他村里人。

大家伙儿都差不多,浑身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但每个人的背篓、篮子里都是满登登的,大家笑着互相打着招呼,问问各自的收获,又各自顺着岔路回家。

等他们一行人到家时,差不多下午两点钟了。

家里的晌午饭早就吃过了,但王清丽心细,一直把饭菜温在锅里。见他们回来,她连忙端出热乎乎的饭菜,又转身去忙活分拣那堆成小山的菌子。

今天的收获不少,新鲜的菌子一家人肯定是吃不完,必须赶紧处理。

像羊肚菌、虎掌菌、还有那些刷把菌,品相好的可以直接穿成串或者摊在竹匾上晾晒;

而牛肝菌这类水分大的,则需要仔细刮掉根部的泥土,切片晒干,这样才能保存得久。

余坤安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午饭,一边看着那堆新鲜的菌子,忍不住咂咂嘴,对王清丽说:“媳妇儿,你说要是用老母鸡炖这一锅菌子,得鲜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