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甩米线(3 / 4)

加入书签

不住感叹:“安子,你这地脚选得真不赖!挺热闹的。刚听你们说门面房,你打算自己开铺子还是租出去?”

“还没想好,到时候再看吧。不过等房子盖好,咱以后进城也算有个落脚的地方了。”

“呵呵,那咱也算半个城里人了,就差有个正式工作!”

“咱现在挣的也不比城里工人少啊!”

“那不一样,人家那是文化人,体体面面的……”

好吧,这点余坤安承认。

无论何时,农村人对坐办公室、吃商品粮的城里工作,总带着几分羡慕和向往的。

时间尚早,余二哥好久没进城了,余坤安便赶着马车,沿主街道慢悠悠闲逛。

连余坤安这个常进城的人都能明显感到城里的变化,更别说好几个月没来的余二哥了。

他看着街上越来越多的小摊贩和新开的铺子,不住地和余坤安感慨。

两人左转右拐,竟走到一家米线馆前。浓郁的骨头汤香味飘来,勾得余坤安肚子咕咕叫。

“二哥,咱进去甩碗米线?”

“要得!”

这家小店布置得很简单,摆着几张矮木桌和板凳。

店主是一对中年夫妻,见他们进来,热情地招呼入座。

余坤安看了眼灶台,一口大锅小火熬着骨头汤,案板上整齐摆着葱姜蒜末等调料。

门口桌子上放着个大筲箕,半盖着纱布,里面是新鲜的米线。

“老板,你们家还单卖米线啊?”

“呵呵,自家做的。我们两口子卖煮米线,也单独卖米线。小兄弟,称点回去尝尝?不是我夸口,我家米线用的都是好米,几代传下来的手艺,劲道着呢!你们先吃,满意的话,走的时候再称……”

老板娘很是热情,一口气说了一堆自夸的话。

余坤安兄弟俩要了两碗鲜肉米线。加了肉的要贵些,七毛五一碗。米线很快烫好,骨头汤打底,加了豌豆尖、葱姜和泡萝卜等。

余坤安又找老板加了一勺油辣椒,两人埋头嗦米线。

果然如老板娘所说,米线爽滑弹韧,分量也足。余坤安连米线带汤直接空碗,满足地打了个饱嗝。

临走,余坤安又称了二十斤湿米线。湿米线压秤,三毛五一斤,二十斤看着也不是太多,主要是他们家人口多。

吃饱喝足,两人才转去余坤安上次进货的小院。他带着余二哥挑挑拣拣,选了五十多块钱的小百货。这次余二哥还添了几样东西,尼龙袜、花头绳等……

到家时,只有王清丽和老太太在,其他人应该都是在水田那边。

见余坤安提进灶房的米线,王清丽很是惊讶。

他们乡下地方虽然常开玩笑说让孩子吃“跳脚米线”,但真正的米线,吃上的次数屈指可数。

家里还有余二哥之前买回的猪骨头,余坤安直接洗洗炖上。

现在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等到晚上吃米线时,骨头汤正好派上用场。

余二哥回家换了身干活衣服就下地了。余坤安炖上骨头,让老太太帮忙看着火,也换了衣服去地里。

晚饭,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上了骨头汤米线。老太太准备了不少配菜,番茄片、小白菜、薄荷叶……还炒了一碗腊肉丝当帽子。

吃米线最高兴的莫过于那帮孩子们。

平时“跳脚米线”吃多了,这回总算是吃上了货真价实的米线了。

一个个围着小板凳,对着比自己脸还大的碗吃得欢快。

没错,甩米线就得用大碗才尽兴,但是连碗带汤的孩子们端不动,也怕他们打破碗,所以都是给他们把碗放小凳子上的,一个个乖乖坐着吃。

“你们要吹着点吃哈,小心烫着嘴!”余母在一旁叮嘱。

“知道啦!”孩子们嘴上应着,手上挑米线的动作却没停。

余文洲拿着筷子,挑了两根两根米线就往嘴里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