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资本只是工具(2 / 4)
定向推销给其手中的机构客户。
一个有实力的承销商,不仅能高效完成股票分销,更能为企业争取到合理的估值定价。
很多时候,企业赴美上市失败,并非因为不满足交易所的硬性条件,而是无法接受承销商给出的估值。
陈天不禁想起前世陈天乔的盛大文学。
几度启动上市计划,又几度因估值分歧而搁浅,最终只得放弃IPO,选择整体出售。
上市前的企业往往面临两种估值:一种是自我预期,一种是市场定价。
假设一家拟上市企业自我估值为100亿美元,计划发行1000万股、每股定价100美元,募集10亿美元资金,出让10%股权。
而承销商却认为其市场前景并不如企业自信,估值仅认可50亿美元。
若其他条件不变,每股价格只能定为50美元,再高就难以确保股票全部售出。
此时若企业接受这一估值,同样出让10%股份,募资额却将折半至5亿美元,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一旦双方都不愿妥协,IPO便只能因估值鸿沟而搁浅。
因此,在大多数企业的上市进程中,承销商的作用举足轻重。
不仅其实力关乎发行效率,其对客户企业价值与前景的认同度,更直接影响到定价高低与发行成败。
不过对橙天科技而言,情况又有所不同。
如今橙天在全球范围内声誉正盛,资本市场认可度极高,因此在承销商的选择上并不被动。
它不需要苦苦争取哪一家的“前景”认可,只需找到一家专业可靠的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上市流程即可。
说白了,橙天若启动上市,大批投资者会争相认购。
这类热门新股根本流不到散户手中,早在机构层面就会被迅速瓜分。
事实上,美股IPO发行的股票本就很少面向散户。
若在上市初期即流入普通投资者手中,往往会被视为“垃圾股”的信号。
熊晓鸽率先打破沉默,语气诚恳:“陈总,以橙天科技的IPO体量,任何单一投行都难以独立承揽。”
“据我判断,至少需要两到三家国际顶级投行共同组建承销团。”
作为深耕资本市场的老将,熊晓鸽按照往常经验估算:
橙天科技此次上市必将创下纳斯达克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纪录,融资规模很可能突破数百亿美元。
即便是IDG这样的资本巨头,也绝无可能独自吞下这个庞然大物。
他这番话看似在陈述客观事实,实则是在委婉地向陈天传递一个重要信号:
虽然橙天掌握着承销商选择权,但也要考虑到承销商的实际承载能力。
条件可以开,但不宜过于严苛。
这场盛宴虽然诱人,却也因为体量过于庞大,使得承销工作变成了一场双向选择。
投行需要橙天这个标志性项目来巩固市场地位,而橙天同样需要顶级投行的全力护航来确保上市成功。
陈天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他目光掠过熊晓鸽,又扫过其他几位屏息以待的投行代表。
“熊总说得在理。”陈天缓缓开口道:“可既然要组建承销团,其中主次该如何划分?”
这句话让整个休息室瞬间安静下来,空气仿佛凝固。
每位投行代表都屏住了呼吸!
虽然他们任何一家都无法独吞这个史无前例的IPO,但谁能在承销团中占据主导地位,将决定未来巨大的利益分配。
正如投资界的“领投”角色,承销团同样需要一个“牵头行”来统筹协调。
这就像一场盛宴需要一位主刀手来分切蛋糕: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