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曹操:大兴国策,大魏可否取之?(1 / 2)

加入书签

十月上旬。

辑报贩卖至北四州。

两篇策论,可以说翻江倒海。

冀州。

魏郡,邺都。

大魏宫廷之中。

“魏公。”

曹操研读着两篇策论,眉宇间尽是凝重之色。

郭嘉合上辑报,复杂道:“熊善此人不凡,一个大汉时期的贱籍之子,竟然通过十余年苦读,写下两篇精彩绝伦的策论,宁有道取其为大兴新科状元,并以大兴辑报刊发两篇策论,足以见其才能。”

“是啊。”

曹操心生感慨道。

郭嘉眉头紧锁,沉声道:“据悉,有人在长安见到了文若与友若。

“是吗?”

曹操内心骤然一痛。

郭嘉苦笑道:“不过他们二人并未出仕,而且大兴也不会直接征辟才学之士了,日后开科取仕才是大兴的路,想必他们从颖川前往长安,也是为了关注此番盛举。”

“奉孝。”

曹操抬头道:“因地制宜之法,大兴国策略,大魏可否取之?”

“不可。”

郭嘉摇了摇头道。

“是吗?”

曹操眸子顿时黯然。

郭嘉目光流转,解释道:“魏公,大魏与大兴有本质的不同,大魏固然唯才是举,可重用之人尽皆士人,而且魏公还用曹氏,夏侯氏为大才,若是取大兴之策,那才是乱国之举,用熊善所言,因地制宜,因国制宜也一样。”

“嗯。”

曹操将辑报投入火盆之中,沉声道:“大兴开科取仕,仅一科便是三百才学之士,治理北四州足以,不过初辟,应该不会太过重用,这几日关外游说鲜卑部落如何了?”

郭嘉起身说道:“扶罗韩已经举兵,使节已经发往步度根处,乌桓数万控弦已经屯兵燕山之地,若是大兴敢发兵,他们数十日便可抵至前线。”

“大兴。”

“这一战快了。”

曹操起身看向长安方向,心中满是紧迫感。

大兴愈发强盛,乃至开科取仕,都是为了承平天下之战。

他曹孟德不怕输一千场战争,只怕输最后一场决死之战,而大兴可胜千场,唯独不能败一场。

承平天下之战,将是诸夏之乱的最后一战了。

科考结束。

但是大兴内政也不敢松懈。

秋收之后,赋税收取,户籍,良田的丈量计算。

各州郡的奏疏,宛若雪花一般飘入长安城内,让人目不接暇。

十一月,户部做出了初次整理,六部也参合熊善的因地制宜论,对凉地重新拟定了善政,提交内史省进行复审。

年关之前,必须对凉地善政做出定论。

毕竟,年后便是新政,若是不能短时间惠及百姓,可能会拖延凉地发展。

同月,荀彧,荀谌二人返回颍川。

长安之行,给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哪怕是荀彧这位王佐,也只能感慨自己已经不适应时代。

十二月二十七。

大兴宫,四海归一殿。

大兴年前最后一次朝议,连徐庶都从兖州赶赴回来。

“王上万年。”

众卿入朝,目光尊崇道。

“大兴万年。”

“诸卿免礼。”

宁辰龙骧虎步,行至上位俯身而坐,沉声道:“三日前,内史省提交凉地善政一事,孤已经批阅,明年年初便可发往凉州刺史府,凉地有西府军驻守,不会发生外敌犯境之事,孤希望此善政可以尽快落实在各郡县之中。”

“喏。”

鲁肃出列恭敬道。

宁辰目光落在诸葛瑾身上,沉声道:“提刑司丞已经出使数月,可有消息传回,行至何地,处理多少刑事?”

“王上。”

诸葛瑾出列,恭敬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