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南攻还是北进(1 / 2)
攻陷了成都,不断流窜的张献忠终于有了立足之地。
在这数月时间内,张献忠做了很多事。
如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改元“大顺”。设左右丞相,六部尚书,同时像明廷那样设立五军都督府。
开设钱局,铸大顺通宝。
开科取士,选拔进士三十名,任命各州县官吏。
宣布对西南各族百姓三年免租。
最重要的,他疯狂招兵,把自己的四个义子都封了王。孙可望的平东王,刘文秀的抚南王,艾能奇的安西王,李定国的定北王。
四王及前军都督王定国,后军都督冯双礼,左军都督马元利,右军都督张化龙,中军都督王尚礼五个都督共同统御他手下一百二十营,共二十余万人马。
四个义子和五个都督在外领兵,不断扩充地盘,到现在为止,除了川西,整个四川已尽在张献忠的统治之下。
最令张献忠兴奋的是,在其期间,张献忠唯一的儿子也出生了,这对于四十一岁的张献忠来说可是天大的喜事。
现在大概是张献忠这一生过的最舒服,最快乐的一段时间,连身体都整整胖了二十斤。
但张献忠也有烦心事。
秦良玉依旧牢牢控制着川西,不断修建垒堡,基本上将整个川西建成如钢铁堡垒般存在。
而遗留在川东的明军将领如曾英、李占春、于大海等不敢与自己硬抗,就选择派出小队不断偷袭自军,屠杀地方官员。尤其是后者,闹的地方鸡犬不宁,稍微有点本事的读书人都不敢来自己这里当官。而那些没本事的什么都干不成,除了贪钱还是贪钱。
对此,张献忠也曾派出重兵镇压。
但川地多山,一打,他们就逃。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战果,杀了一些明军,但比着自己付出的粮草,那点胜利完全是得不偿失。
好在这些都是小打小闹,虽然令张献忠心中烦恼,但是对他的大西政权完全谈不上威胁。
所以,张献忠也没将之放在心上。
真正让张献忠恐惧的是,他感觉像条龙般彻底困在了四川。
且不说川西秦良玉的铜墙铁壁,就说汉中的贺珍,虽说名声不显,但却是真有本事的。
他们一个在南,一个在北,一个属明军,一个归闯军,彻底把自己夹在了中间。
再加上汪兆麟、严锡命在自己身旁时刻叨叨,什么“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皆平蜀后平”的,都让张献忠产生深深的忧虑。
这让张献忠感觉自己如果再继续被困在这里,终有一天会像案板上的肉一般,被人宰杀。
汪兆麟听张献忠如此说,顿时大喜,“陛下,您终于想通了。留在蜀地虽能得一时安稳,却成不了大事。趁着天下大乱,出川,夺天下才是正途。”
张献忠哈哈笑道:“老汪啊!最开始也不是我不愿意出川,而是我军实力还不够强大。现在老子拥兵二十余万,确是该动一动了。这天下,李自成争得,我张献忠同样争得。”
孙可望眉头紧蹙,问道:“父皇,您是打算向哪边进军?南,还是北?”
张献忠道:“召集你们来,不就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吗?不要拘束,随便说。”
马元利立即表态道:“陛下,我支持向北打。跟着你的这些老兄弟大部分都是老家那边的,很多亲人都留在陕西,十几年都没见。现在兄弟们富贵了,怎么着也得回去接他们过来享几天福。我提议先拿汉中,再攻陕西。”
冯双礼忙不迭的点头,“是啊!陛下。最重要的,陕西是我们的老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招兵什么也容易。只要打回去,或许这二十多万人马很快就能变成五十万,一百万。”
看到孙可望若有所思,张献忠问道:“老大,你怎么看?”
孙可望沉默了片刻道:“父皇,我也支持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