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苗出千窖,老菜头跪地认师 kkxs7.com(2 / 3)

加入书签

雪堆,像撒了把星星:

“我周明山活了六十二岁,自以为懂土、懂水、懂节气......可姑娘你这手,是把'时间'都种进地里了!“他抬头时,老泪冲开脸上的皱纹:

“我不求分红,不求挂名,只求你让我当回学徒……把这法子写进书里,传给后世的种粮人!“

林英伸手去扶,却被他攥得生疼。

她望着老头斑白的鬓角,想起原主记忆里那个被踩烂菜苗的背影,喉头发紧:“周师傅折煞我了,要真想出书,不如咱们合写本《寒地反季种植手册》?你画图谱,我写实操,陈默抄笔记......“

“我这就去拿笔墨!“陈默的声音从树后传来。

林英转头,见陈默抱着个蓝布包裹,鞋上沾着草屑,显然是从知青点一路跑过来的。

他把包裹摊开,露出半块砚台、几支狼毫,还有本翻得卷边的《农业气象学》,这是他从县城带来的宝贝,平时连摸都不让人摸。

“昨儿看您在棚子边记数据,我就备好了。“陈默冲林英笑,耳尖在冷风里发红,又连忙低头研墨,“周师傅您说,地窖要挖多深?陶管要绕几道弯?我记详细些。“

三人在榆树下支起块木板当桌,老菜头的手还在抖,画地窖剖面图时,笔锋几次戳破宣纸。

林英蹲在旁边,把陶管走向、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的法子一桩桩讲,陈默的笔尖跟着飞,偶尔抬头问:“棚顶草帘要早掀晚盖,是因为要控光?“

老菜头就拍着大腿喊:“对!这丫头还说,阴天下雪也要掀半帘,让苗子见散射光——我之前咋没想到!“

月亮爬上树梢时,陈默揉了揉发酸的手腕,数了数写满的纸页:“已经三十页了,周师傅您看这张......“

老菜头凑过去,借着马灯的光,见自己画的陶管走向图旁,林英用炭笔补了几处批注:“此处需埋深三尺,防野鼠啃咬““寒潭水需沉淀半日,去杂质“。

他手指抚过字迹,突然把脸埋进掌心,肩膀直颤:“我当技术员那会儿,上边总说'要创新要突破',可谁知道,真正的突破在这山沟沟里......“

后半夜,林英裹着老羊皮袄回村,路过晒谷场时,见赵干事的自行车歪在草垛边,车把上挂着个布包,露出半截油印纸。

她推门进队部,就见赵干事正趴在桌上抄手册,钢笔尖在纸上洇出个墨点:“林姑娘,我明儿去县里送公粮,想把这抄本捎给农业局......“

他抬头,眼里熬得通红,“您说这法子要是全县推广,得救多少娃娃?“

林英没接话,目光落在他身后的墙报上,李有田昨天贴的“反季菜破坏地脉“的大字报,被人撕得只剩半张,边角还沾着泥。

“李有田那老东西,今儿在代销点骂了半晌。“赵干事搓了搓冻僵的手,把抄本塞进怀里,“说您用邪术催苗,迟早遭报应,我截了他给县领导的告状信......“

他突然压低声音,“林姑娘,您说这世道,咋就有人见不得别人过好日子?“

林英摸了摸腰间发烫的玉坠,寒潭的低语又涌进耳朵,这次格外清晰:“笔成剑,根在传。“

她望着赵干事怀里的抄本,想起白天老菜头跪在雪地里的模样,想起二狗子举着绿藤欢呼的模样,想起小栓攥着分来的钱说要给全村娃娃买糖的模样……

原来最锋利的剑,从来不是猎枪,是能让一百户人吃饱饭的法子。

“赵哥,明儿捎两筐菜去县里。“林英转身往外走,皮靴踩得雪粒飞溅,“让农业局的同志尝尝,这'邪术'种出来的菜,香不香。“

二月初五夜里,林英在加工厂清点新收的菜筐。

玉坠突然烫得灼人,她刚摸上,就听见寒潭深处传来细碎的响动,像嫩芽顶破冻土,像陶管里的水开始奔涌。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