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竞争加剧,提升实力(2 / 3)
便,不容易变质。
“承安昨天画的那个分格餐盒。”我对顾柏舟说,“能不能做成带隔层的陶器?让汤、菜、主食分开装,加热时不串味。”
“能。”他说,“镇上陶坊老板我熟,明天就能谈。”
“那就先试这个。”我说,“另外,三号窖旁边那块地腾出来,准备做试验田。这次不种整株作物,我们要试的是切段再生法,看看能不能缩短收割周期。”
李商人插话:“要是真能十天收一茬,咱们就能天天供货,别人再便宜也拼不过速度。”
“关键是品质。”我说,“他们拼低价,我们就拼稳定。每天都有新鲜菜送出去,每一份都经过检测,谁能做到?”
顾柏舟站起来,“我去安排人翻地,顺便把灌溉渠接过去。”
“等等。”我叫住他,“别用普通水源。从灵泉引一支细管过来,只浇试验田。这批作物必须全程可控。”
他点头,转身走了。
李商人临走前把那份手抄菜单留在桌上。“他们菜单底下印了一句‘量大管饱’,我觉得……咱们也可以印一句。”
“印什么?”
“‘顿顿安心’。”他说完就走了。
屋里只剩我一个人。
我重新打开种子库,找到之前标记过的几种根茎类作物。一种叫白玉薯,生长期十二天,富含淀粉,口感绵软;另一种叫紫棱菜,根部可食,质地细腻,适合打泥。
我把两种作物的信息导入生长模拟推演功能,设定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启动测试。
屏幕上开始滚动数据:
预计发芽时间:第三十六小时
首次采收节点:第十日清晨
单位产量:每平方米三点二公斤
还不错。
我又加入营养检测模型,模拟做成糊状后的蛋白质、纤维、维生素含量。结果跳出来时,我心里定了。
这一版,能行。
正要保存参数,门外传来脚步声。顾柏舟回来了。
“地头已经清好了。”他说,“水管也接上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不去。”我说,“现在去看了也没用,还没播种。”
他没动,站在我身后看了一会儿屏幕。
“你是不是还想试别的?”他问。
“不止一种。”我说,“我想试试把麦粉和薯泥混在一起,看能不能压成饼。早上蒸一块,配碗菜汤,就是一顿饭。”
“那得控制水分。”他说,“太湿容易坏,太干又不好嚼。”
“我知道。”我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结构图:底层是薯泥,中间加麦粉层,顶层覆一层薄菜叶,“这样层层叠起来,蒸透了应该不会散。”
他看了两眼,“要是做成小圆饼呢?像糯米团那样,一口一个,老人小孩都好吞咽。”
我抬头看他。
他平时不多话,可每次提到吃的,总能想到实处。
“就按你说的办。”我说,“先做五十个试装,用新陶盒分格装,标签写清楚‘长者专用’‘无需咀嚼’。”
他嗯了一声,转身要走,又停下。
“若要试新法子,地头我随时能腾出三亩试验田。”
门关上了。
我坐回桌前,把刚才的设计录入系统,关联到营养检测功能。然后打开生长模拟推演,将新配方所需的所有作物全部加入培育队列。
进度条开始加载。
第一阶段:种子激活,耗时两小时。
第二阶段:环境匹配测试,耗时六小时。
第三阶段:首轮回合种植指令生成,等待执行。
我盯着屏幕右下角的一行小字:【核心不在便宜,而在不可替代】
笔尖在纸上划了一下,写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