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满城素缟的咸阳(2 / 3)
渐没了呼吸,魂丧山阳。
千秋霸业,何其艰难乎……
不过是一代又一代的人中龙凤,前仆后继罢了。
列国纷争不休,天下又何时才能一统?
都说生如鸿毛,死如泰山轰轰烈烈。
司马错魂断山阳的消息,就像是一颗石子落入平静的汪洋,没能掀起任何的波澜。
因为整个天下,都早在这跌宕起伏的连番消息轰炸下,乱成了一锅粥!
他司马错也不妨为一方豪杰,可和天门之战秦赵双方惨烈的战况、赵雍气绝身亡、廉颇自刎归天、以及横空出世让无数兵家门人捶胸顿足感到惋惜的唐方生、文正侯呼风唤雨折寿而亡比起来……
着实有点不够看。
尤其是文正侯开坛做法,那非人间之物的雷龙与狂风,以及带来一锤定音的效果。
完美符合万千炎黄人,所追寻的轰轰烈烈!
左手狂雷,右手大风,位极人臣,折寿而死,何其壮哉!
在一层层的口口相传下,本就脱离人类范畴的文正侯,彻底神化!
目睹一切的燕军说:“唐方生勇猛非凡,刀箭皆不能伤其身,单枪匹马凿穿整个秦军防线,风头一度盖过赵雍廉颇之和,然后被文正侯以折寿之法按死。”
然后到燕人这里就变成了:“唐方生力能扛九鼎,长有三头六臂,脑后生竖眼,刀枪不入,于万军从中差点取秦王首级,最终被文正侯唤来的雷霆劈死。”
又口口相传数次后,逐渐演变成了:“唐方生乃战神刑天转世,因凡人之躯无法承担神仙之魂,故痴傻沉沦几十载,他文正侯也不是凡人,而是黄帝转世,开坛做法唤来幽冥阴风,重新封印了刑天。”
尽管说法很离谱,可底层百姓都对此深信不疑。
因为他们无法想象,到底什么人才能在虎狼之秦中七进七出,乃至于让文正侯都感到束手无策。
当然,唐方生的战果或许存在吹嘘成分,但总不能几十万的燕军、秦军、赵军全都在吹嘘吧?
好,就算所有人都在吹嘘,那贯穿整个天地的雷霆又该作何解释?
其声势之大,持续时间之久,堪称前所未见!
如果这些通通都可以解释为巧合,文正侯之死又该作何解答?
当巧合多到一定地步,那便不再是巧合!
莫说没受过多少教育的底层百姓,就连列国的王公贵族们,看着眼前的详细情报都感到一阵神情恍惚。
神乎,太踏马神乎了!
开坛就是电闪雷鸣,狂风呼啸,一死马上就雨过天晴,阳光普照。
你就是再巧合,也得有个度吧?
就连他们这群隔着数百里、千里的都感到一阵恍惚,心神不宁。
也难怪直面呼风唤雨的赵军会瞬间放弃抵抗,以至于主将廉颇都自刎归天。
“所以……文正侯到底是人是神?”
这是个疑问题,但在诸多王公贵族不约而同的动作下,它变成了一个肯定答复。
文正侯不是人,是黄帝转世。
败在人类的文正侯手里丢人,但败在黄帝转世的文正侯手里,那就是理所应当。
第一座祭奠文正侯的祠堂拔地而起,但并不是在秦国,而是魏国!
或许只有从最开始压着秦国打的魏国,再到变成路边一条的魏国,才明白文正侯三字……
到底是何等权威!
至此,这场影响重大的天门之战,正式开始爆发其带来恐怖的余波,以及连锁反应。
无论是朝廷庙堂,还是山野乡间,亦或客栈酒楼,所有人都在谈论这惊天动地的一战。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文正侯的尸首,终是抵达了满城素缟的咸阳城。
抵达了那棵埋葬余太傅、江余、嬴渠梁一缕白发、商鞅、嬴虔、嬴驷、张仪、嬴荡的……镇国柳树下。
秋风拂面,混杂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