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一个纯粹的人(2 / 3)

加入书签

杨家庄村,白求恩建立了一所“在群众中的医院”——特种外科医院。”

“一天深夜,一名伤员股动脉出血,情况危急。白求恩大夫当即决定:“必须进行离断手术,血是手术以及抢救伤员生命的关键,准备输血,伤员等不了了,我是O型血,抽我的。””

“尽管大家劝阻,白求恩大夫却平静地躺下,三通注射器的两端将他和战士的血管连接起来。殷红的鲜血从三通管里缓缓流过,伤员的脸慢慢有了血色。”

“这一幕,被闻讯赶来的乡亲们看在眼里,一个个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天幕下,无数人为之震撼。他们见过后世先进的采血设备,此刻更明白在那种条件下直接输血意味着多大的风险与决心。

宋朝,范仲淹目睹此景,喃喃念出自己那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白求恩大夫此举,已远超于此!他是割己之血肉,以续同志之命!”

“几天后,特种外科医院门口挤满了要求献血的群众、医生和护士。村民组成的流动输血队就此诞生,“人民血库做银行,百姓火炕做病床”的歌谣在太行山地区传唱开来。”

天幕下。一位老农抹着眼泪对儿子说:“看见了没?这就是人心换人心!白大夫把咱们的兵当自己的命来救,咱们老百姓,就能把血拿出来给他用!”

“1939年10月,白求恩大夫原定启程回国筹措资金和药品。然而,鬼子调集两万兵力向边区发动冬季“扫荡”,在这种危难时期,白求恩大夫毅然决定留下来。”

“10月下旬,在涞源县孙家庄小庙,白求恩大夫在抢救伤员时,左手中指不慎被割破。他不顾伤痛,坚持战地救护。但他也不幸在接下来的救治中,伤口受到致命感染。”

天幕下,人们听到这,知道在缺乏抗生素的年代这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再结合1939年这个时间,所有人的心都慢了半拍,他们知道,这便是白求恩大夫牺牲的原因了。

天幕下。

“要是有青霉素该有多好啊”。

“1939年青霉素冻干技术才刚刚发明,这种药怎么可能出现在穷苦的中国西北,造化弄人啊,贼老天怎么就这么狠啊”。天幕下,人们越是回想这个时间点,便越是惋惜,越是不甘,越是心痛不已。

“1939年啊,国际纵队也是这时候失败的,白求恩大夫也跟着走了,唉”。

“感染后,白求恩大夫的病情迅速恶化。但他仍牵挂着他的伤员,在40℃的高烧中,他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嘴里不停重复着:“凡是头部和腹部受伤的,必须抬来给我看,我睡了,也要叫醒我。””

“聂帅获悉白求恩的病情后,指令“不惜一切代价,把白求恩大夫送出作战区域,尽快转移到后方医院救治。””

“听到这个指令,白求恩大夫沉默了好一阵,摸着肿胀到无法再进行手术的左臂颤抖地说:“我服从聂将军的安排。”说完,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天幕下。

南宋,文天祥看着天幕上高烧不退的白求恩大夫在病榻上辗转,苍白的嘴唇不断开合,念叨着对伤员的牵挂,悲慨交加,吟诵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白大夫此心,已非丹心可喻,乃是琉璃肝胆,日月魂魄!”

“在转移前,他在两个护士的搀扶下走进病房和手术室,一步一挪地逐个检查伤员的伤口,指导医疗队接下来的工作,任何人都没能成功劝他回房休息。”

“1939年11月10日,因救治伤员而患上脓毒败血症的白求恩大夫被迫离开前线手术台,在后方医院的病床上,他用尽全力靠墙写下遗言:“请转告加拿大和美国人民,近两年是我生平中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

“11月11日,白求恩大夫挣扎着坐起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