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四章 步步为营(3 / 4)
于是第二十一天,高句丽不快乐了……n
王言这边亲领的主力战斗,不是天微亮才开始的,而是始于更早之前。n
他在昨天入夜以后,就已经派了部队绕到了后边阻拦。他打定主意要将这边的两万高句丽部队,全部打崩了去,造成大部杀伤。n
同时也派了多支部队,深入敌后,攻占有利位置,破坏高句丽部队之间的连结,打击后勤,阻挡高句丽的援军。n
这并不能体现出王言高超的指挥能力,在中华的战争史上,也算不上什么出奇,不过是一个常规的开局而已。n
更多的,还是要等到战争开始之后的调度,那时候才能体现出王言在指挥上的强大与恐怖。n
同高句丽的战斗,就如此拉开了大幕。n
王言以少数的兵力,跟高句丽多数兵力打,打的有来有往。有来有往是表面上的,实际上整体的战线,是不断的往北压缩的。高句丽整体处于守势。n
这个事实,让高句丽无法忍受。尤其前线的统帅、将领们更是不服,他们被王言耍的团团转,想出来的各种计策、埋伏等等,多数都没有什么效果。就算是成了,也会很快速的被扳回局面,很多时候都能被王言利用,顺势连打带消的化解了去。n
被打的满头是包以后,他们也不认为是王言牛逼,否则那不是承认他们自己是傻逼了吗?所以他们都默契的寻找着各种原因,就是不承认自己菜,不断的请求增援。n
高句丽增兵了,王言这里本来就是兵力劣势,以少打多,自然也要相应的增加兵力。n
于是打了不到两个月,双方兵力就从十万对二十万,变成了十七万对三十余万。并且这个数字不是终点,双方还在继续增兵,战争规模在不断的升级与扩大。n
这个时候后勤压力就已经上来了,哪怕王言已经改革了后勤补给,还有海军助力。但不断逼近二十万的兵力,对于整个的后勤体系也是一个挑战。n
二十万兵马,后边至少有四十万人忙活着后勤工作。不过相对于杨广发百余万大军,两百余万后勤人员的规模来说,还是相形见绌的。n
不过纵然如此,其实这也是很不容易的了,大隋的家底儿确实挺厚才行。n
但现在也不是极限,搞不好就要调动三五十万大军。毕竟高句丽不是白给的,人口不多,但是兵力不少,搞不好能弄出来七八十万的军队,也算是能打。n
若不能打,之前汉王带队干了一次,也是几十万规模的大战,那不显得大隋很废么。n
大隋也是很有战斗力的,毕竟也是南征北战,四处打下来的么,军队并没有废弛……n
王言能以少打多,这没错,但多就是多,兵力分散的余地比较大。他也要防备着,高句丽偷了他的后方。n
被偷后放无所谓,主要是死那么多边地的百姓,不值当。何况眼下边地百姓都在为战争服务,不管男女,全都算是服了劳役,发动了起来。n
百姓们也没怪话,还是坚持相信王言。n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王言调了船队过来,直接从渤海进来送粮食。王言说了,一直管到战争结束,之后免税三年。n
不过这边的地也没有废了,后防的守军没事儿干,又不能出去参与押送补给之类的任务,那有专门的运输部队,所以王言直接发动他们帮着种地去了,速度相当快,也没太耽误生产。n
战争持续着,一直到了冬天,打仗的激烈程度才有所下降。n
因为太冷了,兵器都冻手。n
尽管大隋的军队都配备了棉衣、棉裤、棉鞋、棉帽、手套,但长久在外,一样也要冻透了去。再加上行军、劳动等等易出汗,容易风寒等等。n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大隋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