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狂风骤起(2 / 3)
大门洞开,不断有被绳索捆绑、串成一串的人犯被衙役粗暴地推搡着押解进去,哭喊声、呵斥声混杂一片。其中既有穿着工匠短打的汉子,也有几个看似读书人的年轻士子,想必是前去购买“清风本”而被顺藤摸瓜抓获的。
紧接着,几辆沉重的牛车缓缓驶来,车上满载着从清风阁查抄的“罪证”。最显眼的便是那些排列整齐的木质版框和字盘,以及一筐筐用麻布覆盖的胶泥活字。此外,还有大量已经印好或尚未裁切的“清风本”册子,以及其他各类书籍,堆得像小山一样。
一名穿着青色官袍、面色冷厉的官员(正是那位江宁府通判)站在府衙台阶上,对着围观的百姓和闻讯赶来的几名士子代表,高声宣示:
“查,书商顾文渊,胆大包天,罔顾国法,利用奇技淫巧,大量刊印妄议朝政、诽谤大臣、蛊惑人心之禁书,流毒士林,扰乱视听,其心可诛!今奉钦差郑大人钧旨,予以查抄法办,以正视听!尔等百姓士子,当引以为戒,安分守己,不得传阅、藏匿此类谤书,违者同罪!”
他的声音洪亮,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人群中响起一阵压抑的惊呼和窃窃私语。“奇技淫巧”四个字,如同钉子般,将活字印刷术与“禁书”、“谤书”牢牢钉在了一处。
陈砚秋在马车中,透过纱帘看着这一幕,心不断下沉。郑元化的手段,比他预想的还要狠辣彻底。不仅要办成铁案,更要借此机会,将活字印刷这一可能动摇信息垄断根基的新技术,彻底污名化、妖魔化!
“看来,郑元化是铁了心要杀一儆百,甚至不惜扼杀这活字之术了。”墨娘子低声道,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就在这时,一阵骚动从人群后方传来。只见几个穿着国子监生襕衫的年轻士子,试图挤到前面,为首一人高声问道:“敢问通判大人!顾坊主所印之书,内容为何?若真有违禁之处,依律查处便是,为何要株连如此之广?又为何要将那印书之术,指为‘奇技淫巧’?”
那通判目光一寒,厉声道:“尔等是何人?竟敢质疑钦差与府衙决断?顾文渊所印之书,内容大逆不道,证据确凿!至于那活字之术,若非此术,谤书安能流传如此之速、如此之广?正是此等不受控制之技,助长了刁民妄言之风!尔等再敢多言,便以同党论处!”
一番疾言厉色,顿时将那几个士子镇住,周围还想出声的人也噤若寒蝉。权力的高压,在这一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砚秋认得那为首的士子,似乎是江宁府学的一名廪生,素有才名,也曾对东林七子之事表示过同情。此刻,他看着那士子脸上不甘却又无奈的神情,看着周围百姓畏惧的眼神,看着衙役们粗暴地推搡着人犯,看着牛车上那些象征着文明传播希望的字模和书籍被当作罪证拉走……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悲愤涌上心头。
他知道,顾文渊完了。清风阁完了。至少在眼下,活字印刷术在江宁,甚至更广的范围内,恐怕也要被贴上“禁术”的标签。
“回去吧。”陈砚秋疲惫地闭上眼,对车外的安福吩咐道。
马车调转方向,缓缓驶离这令人窒息的是非之地。车厢内一片沉默,只有车轮碾过青石板的辘辘声,一声声,敲打在陈砚秋的心上。
回到清溪馆,气氛更加压抑。柳氏早已得到消息,迎上来时,脸上满是忧色:“官人,外面…”
陈砚秋摆了摆手,示意她不必多言,径直走入书房。他需要冷静,需要思考对策。顾文渊必须救,至少不能让他因此丢了性命。那些被无辜牵连的工匠、士子,也要尽可能营救。但如何救?在郑元化借钦差之威、高举“肃清言论”大旗的情况下,正面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铺开纸笔,试图梳理思绪,写下可行的方案。然而,脑海中不断浮现的,却是顾文渊那执拗而充满理想光芒的眼神,是那满架整齐的胶泥活字,是通判那句“奇技淫巧”,是牛车上那些被覆盖的书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