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磨合(1 / 2)

加入书签

钱像汽油一样灌进了“启明”这台机器里,各个部件都开始高速运转起来,但不可避免地发出了各种摩擦和噪音。

最先出状况的是北边的厂子。

大刘兴冲冲地采购回来了周师傅念叨了好久的新检测仪器,一群老师傅围着那锃光瓦亮、按钮繁多的新家伙,有点无从下手。

“这玩意儿……靠谱吗?”周师傅戴着老花镜,翻着那本厚厚的、带着不少英文的说明书,眉头拧成了疙瘩,“测个电阻电压,咱那老表用了几十年也没差过事,非得整这洋玩意儿?按个钮都怕按错了!”

一个年轻点的技术员想上手试试,被周师傅一把拨拉开:“去去去,毛手毛脚的,别给我弄坏了!好几万呢!”

结果新仪器在车间角落吃灰了两天,谁也不敢轻易动。生产还是沿用老流程,可新板子的参数要求高,老仪器测起来费劲,效率反而有点下降。

大刘急得嘴上起泡,打电话给陈凡诉苦:“凡哥,周师傅把那新仪器当祖宗供起来了,不让碰啊!这新板子的质检卡在这儿了,耽误进度啊!”

陈凡一听就明白了,这是老手艺人对新事物的本能抵触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他直接在电话里对周师傅说:“周师傅,那新仪器不是菩萨,是工具!是给您老添的趁手家伙!用坏了算我的!您要是不用它,咱们这新标准的产品可就抓瞎了,到时候港资厂的订单飞了,您可别怪我!”

这话有点重,但有效。周师傅在电话那头闷声闷气地“哼”了一声,没反驳。

过了两天,大刘又打电话来,语气轻松了不少:“凡哥,有门儿了!周师傅自己偷偷摸摸抱着说明书啃了两晚上,今天一大早,戴着老花镜,一个人在那儿鼓捣新仪器呢,还不让我们看,说等他搞明白了再教我们!”

陈凡笑了,他知道,这倔老头迈过心里那道坎了。

深圳这边,麻烦也不小。

何兆基派来的第一个人到位了,是个三十出头的男人,叫沈浩,香港本地人,穿着笔挺的衬衫,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说话带着点英文单词,主要负责对接认证机构和协调资金使用。

沈浩一来,就展现出极强的条理性和……某种程度上的不近人情。

“陈生,根据协议,这笔模具费的支出,需要提供供应商的正式合同、营业执照复印件、以及对方开出的形式发票,我这边审核无误后,才能安排付款。”沈浩拿着赵红军递过来的付款申请,语气平和,但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

赵红军一听就急了:“沈先生,那边模具厂等着钱开工呢!咱们之前合作过,信得过的!这合同发票补办需要时间,能不能先付了款,后面再补手续?凡哥都同意了的!”

沈浩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摇摇头:“Sorry,赵生。规矩就是规矩。没有完备的文件,我无法向何生交代,也无法确保资金的安全。请尽快补齐资料。”

赵红军气得脸红脖子粗,扭头就找陈凡:“凡哥!你看他!死板得很!这不是耽误事嘛!”

陈凡心里也急,但他知道,沈浩做的没错,这就是规范化管理的开始,虽然阵痛难免。他压住火气,对赵红军说:“按沈先生说的办,立刻去补手续!以后所有支出,都把文件准备齐全了再申请!”

另一方面,产品认证的推进也遇到了具体的技术难题。大刘那边按照IEC标准改了几版设计,送去做预测试,却在电磁兼容性(EMC)项目上卡住了,传导骚扰超标。

大刘在电话里声音都哑了:“凡哥,那几个滤波电容和电感的位置、参数,我们调了又调,就是压不下来!国外的标准也太严了!”

陈凡把自己关在联络处里,对着电路图和测试报告琢磨了一整夜,烟灰缸都堆满了。天快亮的时候,他猛地想起以前在现代社会看过的一些高端电源设计方案,其中有个关于共模电感布局和屏蔽接地的技巧。

他立刻给大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