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招募义军,北上勤王(2 / 2)
万余人,组建“忠义军”。】
【忠义军组建完成,文天祥便马不停蹄朝着临安赶去。】
【出发前,友人劝阻:“元军势大,孤军迎战如驱羊斗虎。”】
【文天祥答曰:“国难至此,岂可苟安?吾愿以身殉国!”】
【德祐元年,春。】
【料峭的春寒裹挟着水汽,让人忍不住颤抖。】
【文天祥勒马江边,身后是万余沉默的赣吉子弟,他们手中的兵器五花八门,脸上混杂着茫然与一丝被鼓动起来的血气。】
【吴地的寒霜,凝结在马鞍上,每一次摩擦都带来刺骨的凉意,刺透了他单薄的春衫。】
【临安一道又一道催命的文书,字里行间皆是江河日下的溃败。诸路兵马,或降或遁,竟无一人一骑入卫京师。这万里江山,三百年的繁华,难道真要沦于胡尘?】
【一股近乎绝望的不甘在他胸中翻涌,化作一股悲壮的力量,几乎要破腔而出。】
【他想起了那衔微木以填沧海的精卫——海不可填,但其志不渝。】
【此刻的他,与那小小的精卫何异?纵使元军铁骑如滔天巨浪,他这颗拳拳壮心,也要效仿先贤,欲填沧海!】
【他又想起了卧薪尝胆的越王。国破家亡的耻辱,日夜煎熬的忧惧,他此刻感同身受。】
【他的胆是苦的,并非为了个人得失,而是为这倾颓的皇天后土而忧,为这亿万生灵可能遭受的涂炭而忧!】
【文天祥回头望向自已的队伍,他们衣衫并不齐整,手中的长矛多是竹木所制,那寥寥几副锈迹斑斑的铠甲,如何能与元军的铁骑劲弩相比?】
【他内心一阵刺痛。朝廷府库空虚,他散尽家财也只能置办如此装备,实在有愧于这些愿随他赴死的壮士。】
【而朝中衮衮诸公,此刻在做什么?】
【是仍在为权位勾心斗角,还是已暗中备好了降表,只求瓦全于新朝?】
【文天祥深吸一口凛冽的空气,目光再次变得锐利如刀。】
【他调转马头,面向北方,那是临安的方向,也是烽火最炽烈的方向。】
【所有的感慨、悲愤、忧虑,在这一刻凝聚成一个无比清晰的信念。】
【一生读圣贤书,学的是忠孝节义,为的是经世济民。】
【而一个大丈夫,一生最重要的,不就是在这乾坤倒悬、社稷危亡的一刻,做出能奠定千秋史笔的选择吗?】
【他猛地挥动马鞭,指向北方,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全军:“出发!”】
【《赴阙》】
【楚月穿春袖,吴霜透晓鞯。】
【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役役惭金注,悠悠叹瓦全。】
【丈夫竟何事,一日定千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