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什么是经书(1 / 2)
第四百零八章,什么是经书
如果这个誊录的人,抄错了怎么办?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但你一个普通人都能想到的问题,那些制定科举规则的官员们,自然也能想到,并且还有一套完整的防范措施。
除了誊录官,与此配套的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岗位——对读官。
誊录官负责用朱笔将考生的原卷一字不差地抄写一遍,形成“朱卷”。
对读官负责校对,一人朗读原卷,另一人核对朱卷,确保誊录的朱卷与原卷完全一致。
如果能当场发现,自然就当场改正了,因为是誊录官抄的,所以直接用赭色笔在原字旁改正,并记录在案就行,又没有卷面分,不用在乎这些细节。
还有个情况,就是这个对读官也粗心大意,也没发现。
那就到阅卷官的手里了。
阅卷官如果他在阅读朱卷时,发现文理不通、上下文不连贯、或者出现了明显的错别字导致语义大变,他会产生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阅卷官有权调阅原卷进行核对。这在程序上被称为“调墨卷”,墨卷就是原卷。
一旦核实是誊录错误,阅卷官会根据原卷的真实水平进行评判。同时,这个错误会被上报。
誊录官和对读官,因为他们玩忽职守,一定会被处罚的,看情况从罚俸到革职,流放到入狱都有可能。
这还不算完。
甚至在考试结束后,还有磨勘程序。
会有专门的官员会再次抽查、核对朱卷与墨卷。
反正是几乎把犯这种低级错误的概率降到最低最低了。
接下来,韩复来又看了看评论。
书友们还在讨论着科举考试的内容,预测着文天祥最终的成绩。
“我就说,古代考试也一定会有默写古诗词的题目!哈哈哈哈哈……”
“古诗词有什么好默写的,一般就那么几句,能考到省试的学子,哪个还背不下来诗词啊?”
“默写的应该不是古诗词,而是经书。”
“经书是什么,和尚念的经?”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这个我需要来解释一下,经书,应该指的是经典的书籍,类似于咱们现在的课文精华版……还不能这么说,比这个还要更经典,小说中提到的《孟子》,估计就是一部经书。经书里的内容,应该是讲一些道理或者客观规律之类的。就像上一章里面的那句,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不可不弘毅这么几个字,翻译过来一大堆,如果用这种话写成一本书,那确实难啃啊……”
“考试还要写诗……写诗对古代的才子来说难不难?”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写诗当然不难,写好诗就难了。就和现代诗一样,有人能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有人能写出,你尿一条线我尿一个坑……学子们写出来是没问题的,但能不能写好,就要看才华和积累了。”
京大教授清风时雨:“最重要的还是策论。小说中也提到了,策论是针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问题,撰写一篇议论文,考察考生的治国理政见解和思想深度。这个直接就提到治国方面了,和我们现在理解的作文可以说是天壤之别。非要比较的话,可以参考现在政府内部,国家等级内参里面的文章。”
“啊?学子们怎么去论述军事经济啊,他们能知道啥,又没打过仗!”
“那种文章都是当官好多年的人才能写出来的,现在让这些死读书的学子们去写,这要求可真高啊!”
“不单单是当官好多年,还是那种很有政绩,很厉害的人才能写出来的。”
“那确实挺高,古代的状元也不知道是怎么写的……”
看到这里,韩复来偷偷开心了起来——你们很快就能看到了!
书友们还在继续讨论着文天祥能不能考中,能考第几名……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