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柴荣病逝(2 / 2)

加入书签

>

【更重要的是,三征南唐这几年,和这些年的经历为他积累了巨大的政治和军事资本。他不仅在战争中培养了一大批忠心于自已的嫡系将领,更通过卓越的战绩树立了在军中的无敌威望。】

【今年,也就是显德六年四月,柴荣率大军从汴梁出发——北伐契丹!】

【赵匡胤,则被任命为:水陆都部署。】

【水陆都部署,这个官职,就是前锋总指挥、北伐大军的先锋主帅。】

【柴荣将最艰巨的先锋任务交给他,足见对其军事能力的极度信任。】

【此次北伐,周军水陆并进,势头强劲。】

【势如破竹,连克三关三州,辽国守军大多望风而降,几乎未遇像样的抵抗。】

【四月,辽国宁州刺史王洪举城投降。】

【同月,水路军攻占益津关,随后陆路军抵达,两军会合。】

【赵匡胤率前锋部队一路西进,连克瓦桥关和淤口关。战功赫赫,其个人声望和军在中的影响力在北伐中达到了顶点。】

【五月,辽国瀛州刺史高彦晖投降。】

【至此,瓦桥关以南的失地全部收复,兵不血刃地收复了莫州、瀛州、易州三州十七县。】

【在取得一连串辉煌胜利后,柴荣在瓦桥关召集军事会议,与诸将商议进攻辽国的南京,幽州的战略。】

【此时,后周大军士气高昂,幽州旦夕可下。】

【然而,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柴荣突然身染重病,不得不停止进攻。】

【六月,由于病情急剧加重,柴荣不得不于下令全军班师回朝。】

【北伐大业功败垂成。】

【在返回汴梁的途中,柴荣已经预感不祥,进行了一些人事调整。】

【他解除了其姑父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职务,改任他为宰相,以避免主少国疑时外戚权重。】

【任命自已信任的将领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

【显德六年六月底,回到汴梁仅一个月的柴荣在滋德殿病逝,年仅三十九岁。】

【他七岁的儿子柴宗训即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