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辛弃疾起义(2 / 3)

加入书签

亮为一统天下,调集六十万大军,分四路南下攻宋。】

【完颜亮强征汉人充军,中原地区民怨沸腾,山东,河北多地爆发抗金义军,其中以耿京起义军最为壮大。】

【正隆六年秋,济南府的天空格外阴沉。】

【二十一岁的辛弃疾,勒马驻足山岗之上,紧皱着眉头,看着远处一队金兵押解着数百名汉民向北行进。】

【队伍中时不时传来皮鞭的脆响,和百姓的惨叫声。】

【辛弃疾不自觉地攥紧了缰绳,指节发白。】

【片刻后,一言不发,打马而回。】

【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

【三日后。】

【灵岩寺的钟声在子夜突兀响起。】

【大殿内火把通明,辛弃疾一袭白衣立于佛像前,身后站着形形色色的汉子。】

【有持铁枪江湖好汉李铁枪,有使双斧的盐贩张黑子,还有以打猎为生的赵狗熊……】

【这都是辛弃疾这些年走南闯北,结交的意气相投的好汉。】

【辛弃疾眼神滑过众人,缓缓开口,声音掷地有声:

"金虏南侵,中原板荡。我辛幼安虽一介书生,愿效祖逖击楫之志!今日以天地为证,我等结为兄弟,共抗金虏!

"】

【这些汉子们,早被辛弃疾的武艺和智谋折服,且都是热血豪迈的英雄,早就想和金人拼个生死了,只是没有带头之人,难以成事,一直隐忍。】

【这一天,他们也期待了很久了。】

"共抗金虏!

"汉子们的吼声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

【“跟着公子干,干他娘的金人!”】

【“公子,我老李等你这句话,等了两年了!干他娘的!”】

【众人斟酒共饮。】

【这酒,是最低劣的酒,只有一股苦酸味。】

【辛弃疾忽然想起前年冬天病逝的祖父,老人枯瘦的手抓着他的衣袖,断断续续说着

"王师北伐、收复中原

"的遗愿。】

【现在,他终于要迈出第一步了。】

【十月初八,霜降。】

【辛弃疾伏在河岸芦苇丛中,冰冷的露水浸透了衣衫。】

韩复来在这里又写了一段辛弃疾埋伏金兵,抢夺粮草的情节。

具体展示了辛弃疾的勇武和智谋。

【十月的寒风掠过光秃秃的山梁,辛弃疾站在新立的坟前默然不语。】

【三日前的伏击,虽然大获全胜,但终究是要死人的。现在的金人,战斗力正是最高的时期。】

【辛弃疾身边,赵破虏低声道:“公子,耿京虽势大,但咱们这两千人也是真刀真枪拼出来的,何必寄人篱下?”】

【辛弃疾已经决定率军投奔耿京了。】

【赵破虏是祖父辛赞收留的汉子,这名字还是祖父给取的。本来一直跟着祖父在县衙中当差,祖父死后,便一直跟着辛弃疾。】

【辛弃疾摇头,目光沉静如深潭:“抗金不是逞个人意气。金兵势大,义军若各自为战,终会被逐个击破。”】

【半个月后,辛弃疾率两千义军,投奔耿京。】

【耿京的中军大帐设在一座废弃的金兵屯堡内。】

【辛弃疾解下佩剑,独自入内。】

【帐中灯火通明,耿京高坐虎皮椅上,左右皆是披甲持刃的将领,目光如刀般刮在辛弃疾身上。】

【辛弃疾抱拳,声音清朗:“济南辛幼安,率义军两千,特来投效元帅。”】

【耿京也是个热情豪迈的汉子,起身扶住辛弃疾的双臂道:“济南辛幼安,我在五年前就听说过你了,今日终于盼到和你一起共事了!哈哈哈哈!”】

【耿京引辛弃疾入座,交谈甚欢。】

【最后才谈到正事,耿京敛了笑意,沉声道,“金兵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