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苏轼、陆游、辛弃疾(2 / 3)

加入书签

进士,提了差遣,到时候会有真正的士兵让你操练的!”】

【苏辙又转过头对苏老夫人道:“二弟也就是顽皮了些,不过他聪慧异常,比我这个大哥可强多了,母亲也莫要担心。”】

【苏老夫人道:“聪明有什么用,不用功读书,再聪明也只能做个吏!”】

【苏轼气道:“那些书都太简单了,有什么好读的!”】

【苏老夫人没有理会苏轼,而是把老大苏辙带到了后院中,交代道:“老大,等七夕诗会的时候,你帮忙盯着点老二,扬州户曹王参军,和学官马大人,家中都有女儿,年龄和老二相仿,你找个机会,让老二在她们面前露个脸,最好能搭上话!”】

【苏辙一脸震惊道:“母亲,二弟还小,这……”】

【苏老夫人道:“十二三了,不小了,先相看着,若是能成的话,订婚十四五,结婚十七八,已经算迟的了。”】

【苏辙心中无语,但不能表现出来:自已现在都十六了,你却说不着急。二弟才十二,你又说算迟的了。】

【苏辙聪慧,已然想到了母亲这么做的用意。】

【户曹参军,这是一府中比较有权势的大官了。而学官,在重视文教的大宋,门下学生无数,也是很有重量的。】

【母亲应该是见二弟顽皮,科举无望,早早帮他定下这种高攀的亲事。不管是对二弟自已,还是对苏家,都是大有好处的。】

【苏辙心中一肚子话,但面对操劳多年的母亲,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且不说他觉得二弟比自已更加聪慧的事,他本打算自已这次科举完,就要潜心教导二弟了。就说户曹和学官,凭什么能看得上二弟啊?如果他们真到了能看上二弟的时候,那二弟到时候的成就已经不菲了,又何必再像入赘一样去和他们结亲呢?】

【最终,苏辙开口道:“放心吧母亲,你的意思我明白,我会照看好二弟的。”】

【苏老夫人欣慰地笑了。】

写到这里,韩复来又停了下来。

总算是把背景交代清楚了。

韩复来把这个爱情故事,放在了一个宏大又波澜的大背景下。

在这种历史的大背景下,爱情才会显得更加的珍贵和凄美,也会更有故事性。

这个故事在这种大背景下,那也注定只能是悲剧。

毕竟,想要拿名次,还是悲剧比较合适点。

你看看那些个文学名著,那些个拿了大奖的作品,哪个不是悲剧?

这次的历史小说大赛,领导们说的其实很清楚了,要写出真正的历史感来,要写出历史的厚重感来。不要搞那些花里胡哨的爽文,不然,郑校长也就不会在开幕演讲上,花那么大篇幅去骂一个学生写的小说了,就是给总决赛的参赛选手提醒呢。

虽然这个世界的历史人物不太一样,但历史进程几乎一样的。

靖康之耻自然也有,北宋南宋自然也有。

所以韩复来的小说,只能在历史范围内创作,不可能把他写成改变了靖康之耻,也不能写成后面直接联合岳飞直捣黄龙,收复失地。

当然,这里面的人物时间什么的,自然做了很大的调整,不过写小说吗,适当加工都是正常的。这个世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上辈子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还有苏轼这个人物,韩复来是把苏轼、陆游、辛弃疾三个人融合了一下,反正和原来历史上的人是不一样了。

韩复来心中的构思越发清晰了。

网上的网友,自然也开始讨论起了小说的情节。

因为是总决赛,选手少,观众多,讨论的更加热烈了。

“主角是苏轼还是苏辙啊?”

“苏辙这个人物,虽然刚写了个开头,但我完全能看出来,这人是个妈宝男!可惜还把他描述成又聪明又礼貌什么的,哎,最讨厌妈宝男了!”

“这是什么白痴言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