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科举改革(1 / 2)
李蘅喝了一杯酒说道:“到了此时,已经不需要皇家再用其他的方法去独尊儒术。科举就已经付给了儒家最大的资本。
读书人读书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有个好前程,能够入仕为官。而现在寒门士子,他们只有科举这一个途径。而科举考的就只有儒家的各种经义。这时候就逼得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得去学习儒家的经典。因为不学习儒家的东西,他们就不能够去做官,不能有个好前程。此时不用任何人去逼迫他们,他们都会去自觉的去学习,并且心向儒家。因为儒家是他们唯一的出路。这就是实质上的独尊儒术。
这时候,哪怕是皇家再说让读书人,多学习其他的学派的学术,学子们也没有任何兴趣。因为学了没有任何用处,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好处,只会浪费他们的时间。而只有学习儒家的东西才有用处,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当天下读书人,都必须学习儒家的东西的时候。儒家就把这些读书人结合起来,成了一个利益的共同体。这些读书人从儒家这边获得了利益,自然也要反过来维护儒家的利益。此时谁妨碍儒家的发展,就是他们的敌人。哪怕是当今皇上妨碍了儒家的发展,也同样是他们的敌人。
到了那一天,这朝朝堂之上,站的群臣全都是学习儒家思想的人。那么当皇帝的做事情,也得按照儒家的思想来。说白了,皇帝也被限制住了。同样的,这些大臣们就可以用儒家思想来限制皇权。如果皇帝跟他们的利益不符的时候,那么史书上就会多一些暴毙的皇帝。自古以来,死的莫名其妙的皇帝皇子,多了去了,不是吗?”
听到这里,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李蘅给他们描述的情况,以他们的眼光,确确实实的就能够看得到,想象得到。
李蘅继续说道:“到了那个时候,皇帝只不过是坐在龙椅上,被他们儒家人推举出来的一个代表,一个傀儡而已。推举出来的这个皇帝,必须是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国家治理的好,有功劳,就是皇帝和他们这些文人的共同的结果。如果治理的不好,那他们就会用他们的笔,把这个皇帝描述成一个昏君。总之国家兴盛,他们儒家有功劳;国家衰败,跟他们儒家一点关系都没有。
到了这个国家快要灭亡的时候,这些儒家的人就会分成两派。一派继续的保着原来的国家,保着原来的皇帝,继续喊着:忠君爱国。实际上就是,能保住就保,保不住拉倒。而另一派则投靠了以后的新主子,打着这儒家经义当中顺应万民的思想,堂而皇之的跟着新主子造反。如果新主子造反成功了,那儒家又是从龙之臣。如果造反不成功,那不还是有那抱着旧主子的那一派吗?到时候那一派把这些造反儒生,说成是儒家的乱臣贼子,是大逆不道之徒,就一切合理了。
总之,根据儒家的经典,他们是可以两边投注,怎么说就怎么对。谁赢了谁就是对的!不管谁赢了,他们儒家依然是掌握着这个国家的权利。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天下读书人,全都是儒家人。他们可以用他们的纸,用他们的笔,用他们的嘴,随意的去颠倒黑白。而这天下,已经没有其他的读书人和他们唱反调,他们掌握了天下的渔轮。到那时候,王朝更替,沧海桑田,但是儒家的权力却始终不变。”
听到这里,李世民就更加的震惊了。他能想象得到,李蘅所描述的这个景象,不由得说道:“那如何是好?要废除科举制度吗?”
李蘅摇了摇头说道:“科举制度不能废。科举制度有一个重大的作用,就是让底下的寒门士子,让平民百姓看到了出头之日;让他们看到了,能够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方式;让他们看到能够跻身贵族行列的途径。如果是没有科举制度的话,那么就会让寒门阶层和士族阶层形成巨大的对立,最终会导致国家的崩溃。而如果没有寒门阶层在朝堂之上,跟士族阶层互相争斗的话。那士族阶层就获得了绝对的权利,就会变得腐朽不堪。东西晋的没落就是如此。绝对的权力,没有威胁,士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