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襄临高中预科班(1 / 2)

加入书签

磐石初中的午后,总弥漫着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阳光懒洋洋地洒在红砖教学楼上,墙角积着薄灰的校刊架,是这份宁静最忠实的注脚。这里偏安一隅,名声仅限于周边几个乡镇,外面的风,似乎很少吹到这里。

而张亮,是这片宁静土壤里一株悄然生长的异树。他几乎泡在藏书有限却被他视若珍宝的图书馆里,指尖摩挲过书页的触感,思维在抽象概念与具体逻辑间穿梭的嗡鸣,远比窗外操场的喧闹更让他心驰神迷。校刊上,他那篇略显青涩却已初露峥嵘的《非标准分析与无穷小概念的再审视》,连同他的名字,在磐石初中内部,已是无人不晓的传奇。只是这传奇,暂时还被封锁在这偏远的角落,寂寂无名。

这宁静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周三下午被打破了。一行人悄无声息地进入校门,让他们气场与校园的朴素格格不入。为首者,两鬓微霜,眼神锐利如鹰,正是方圆数千里内声名赫赫的襄临高中的校长,李明辅。他因公务途经此地,纯粹是一念之差,想看看这所名不见经传的初中,是否真如偶尔传闻那般,藏着些未被发现的璞玉。

校长和所有中层领导倾巢而出,欢迎仪式在学校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隆重,甚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谄媚。李明辅面无表情地听着那些溢美之词,目光偶尔扫过窗外奔跑的学生身影,几不可察地微微摇头。他直接打断了冗长的开场白:“客套就免了,让我见见贵校初三最出色的学生。”

很快,几名初三的佼佼者被引了进来。他们穿着最整洁的校服,脸上带着紧张与期待。李明辅的问题简洁而刁钻,涉及的知识面远远超出了初中教材的范畴。起初,学生们还能勉强应对,但随着问题深入,会议室里的空气逐渐凝固。有人额头冒汗,有人语无伦次,最好的一个,也仅仅是中规中矩地背诵了一些拓展知识点,毫无灵性可言。

失望,清晰地写在李明辅的脸上。他端起桌上那杯早已凉透的茶,抿了一口,不再发问。磐石初中的领导们面面相觑,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尴尬得几乎能听见空气碎裂的声音。教导主任慌忙抓起手边几本校刊,讪笑着递过去:“李校长,您看看我们学生的课余作品,虽然稚嫩,但也算有些想法……”

李明辅随手接过,漫不经心地翻动着。彩页上是学生活动的照片,一些浅显的读书笔记,还有几首辞藻堆砌的青春小诗。他的速度很快,几乎是一目十行,直到——他的动作猛地顿住。

指尖,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停在了一篇论文的标题上:《非标准分析与无穷小概念的再审视——兼论微积分初等化的另一种可能》。

他皱紧眉头,目光牢牢锁定了那些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推演。这绝非一个初中生,甚至普通高中生能够涉足的领域。论证或许还带着少年人的跳跃和不够严谨,但其中闪烁的思想火花,对数学本质的直觉把握,以及大胆的质疑精神,让他心头剧震。

“这篇文章的作者,”他的声音不高,却瞬间压下了会议室里所有不安的躁动,“张亮,是谁?他现在在哪?”

“张亮?他……他是初一的。”教导主任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回答。

“初一?”李明辅霍然抬头,眼中精光爆射,“马上请他过来!现在,立刻!”

当张亮被班主任匆匆从图书馆叫来,略带茫然地站在会议室门口时,所有领导都捏了一把汗。这个瘦削的少年,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眼神清澈,还带着些许被打断思考的不悦。

李明辅没有任何寒暄,直接指向论文中的一处推导:“这里,你如何保证在非标准模型下的转移原则适用性?”

张亮抬眼看了看这位气场强大的陌生人,脸上的茫然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进入熟悉领域后的专注。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一边写画一边解释,不仅回答了问题,还引申出了自己对模型论基础的一些朴素却直指核心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