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惊艳全校(1 / 3)
时光如流水,在墨渊老先生那间堆满书籍的办公室里,张亮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充实的日夜。在一位前星河大学教授的倾囊相授下,他如同久旱逢甘霖的禾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并将其与自身来自异界的独特视角和吞噬本源带来的微妙感知力相融合,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
他开始不再满足于单纯地学习和理解,而是尝试着将墨渊那些“非标准弦论”的思想,应用到具体的弦律模型构建和现象解释中。他将对“混沌脉动”的观察,写成了一篇名为《多频能量场叠加下微观不稳定性的观测与初步分析》的短文,虽然只是现象描述和几种可能的理论猜想,但其观察之细致、视角之新颖,已远超普通初中生的水平。
在周毅老师的鼓励下,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将这篇短文投给了磐石初中的内部校刊——《磐石弦声》。
校刊编辑部由几位资深教员负责,主要刊登本校师生的优秀研究成果、教学心得以及一些学术动态。能够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项极高的荣誉,通常只有初三毕业班里最顶尖的几位学霸,在经过老师反复指导和修改后,才有可能凭借一些相对成熟的课程研究项目勉强登上一角。绝大部分版面,都被学校老师们的论文占据。
当编辑部的老师收到张亮这篇来自初一新生的投稿时,第一反应是惊讶,甚至觉得有些荒谬。但当他仔细阅读完那虽然略显青涩,却闪烁着独特思想火花的文章后,态度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尤其是文中对那种细微“混沌脉动”的描述和几种基于“规则非平滑性”的大胆猜想,让他这个浸淫弦律多年的老教师都感到耳目一新!
经过编辑部几位老师谨慎的讨论和少量文字润色,张亮的这篇短文,竟然真的在下一期的《磐石弦声》上刊登了出来,位置虽然不算显眼,但“初一实验班 张亮”这个署名,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校内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初一?张亮?就是那个最后一名进实验班的?”
“他居然能在校刊上发表文章?”
“我看过了,写的好像是能量场什么的,虽然看不太懂,但感觉挺厉害的……”
同学们议论纷纷,大多带着惊讶和些许难以置信。李昊等人更是心中五味杂陈,他们费尽心思完成的课程报告都难以登刊,这个乡下小子凭什么?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尝到了思考与创作的甜头,张亮的研究热情更加高涨。在墨渊的指点下,他又陆续完成了《关于局部引力微调模型中一个常被忽略的高阶修正因子的讨论》以及《从上古“地脉安魂印”看现行能量守恒定律的潜在适用范围》两篇更具深度和挑战性的文章。
前者指出了一个教材和主流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简化疏漏,并论证了这个疏漏在构建高精度引力操控模型时可能带来的误差;后者则更大胆,直接以那本《上古弦律残篇考据》中的失落弦印为例,质疑现行能量守恒定律在某些涉及规则底层交互的场景下可能并非绝对成立,提出了“规则能”与“常规能”可能存在的转化与壁垒猜想。
这两篇文章,观点更加尖锐,论证也更加严谨。当它们相继在《磐石弦声》上发表后,引起的反响已不再是简单的惊讶,而是震动!
尤其是后一篇关于能量守恒的讨论,几乎触及了弦律理论的基石之一!虽然张亮措辞谨慎,只是提出“猜想”和“讨论”,但其蕴含的思想,已然超出了初中,甚至高中范畴,直指一些大学里才会深入探讨的前沿理论问题!
校内一些有见识的老师,如周毅,在读到这些文章后,震惊之余更是欣喜若狂,知道学校是真的捡到宝了。而另一些人,则感到了不安和……嫉妒。
这其中,就包括磐石初中的校长——魏启明。
魏校长年约五旬,身材微胖,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颇有学者风范。他本身也是一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