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医社同心应世变,残踪扰变撼变基(5 / 8)

加入书签

李掌柜的作坊,工人们反映“按摩头太硬,按得疼”。

“之前的按摩头是实心铜的,太硬了,”阿木拿起一个新做的按摩头,“这次咱换成‘空心铜+海绵’的,外面包一层棉布,按的时候就不疼了;再按墨家‘机关调节’的道理,加个力度旋钮,轻档适合刚劳损的,重档适合劳损久的,这样就能按每个人的情况调。”

阿木边说边把新按摩头装在康复仪上,调节旋钮——轻档时,按摩头轻轻转动,像羽毛拂过手腕;重档时,按摩头微微用力,却不觉得疼。

这时,李掌柜正好来取康复仪,阿木让他试了试:“李掌柜,您试试这新的,看看咋样。”

李掌柜把右手腕放在康复仪上,调了轻档。按摩头转动起来,李掌柜舒服得叹了口气:“比之前的硬按好多了!这力度刚好,按完之后,手腕松快多了——要是每个作坊能配一台,工人们就不用遭劳损的罪了。”

可就在这时,康复仪突然“咔嗒”一声,力度旋钮自己转到了最大档,按摩头一下变得很重,李掌柜疼得叫出声:“疼!快关掉!”

阿木赶紧断电,检查旋钮——发现旋钮里面的机关被篡改了,显示轻档,实际是重档,旋钮边缘还泛着幽绿的戾纹。“这邪祟是跟咱科研杠上了!”阿木气得攥紧拳头,“但咱不能放弃,流民等着防疫包,工人等着康复仪,咱要是停了,受苦的还是百姓。”

阿机重新拆开康复仪,把篡改的机关修好,又加了一层圣火草防护:“这次加了双重保险,既看旋钮,又看仪盘显示,要是力度不对,仪盘会亮红灯报警。”

午时四刻,小赵提着布筐准备去流民棚子,阿木在他身后叮嘱:“送去后,一定要教流民咋用,比如艾草粉要怎么点燃,甘草片要怎么泡水,别让他们浪费了;要是遇到残踪气捣乱,就用圣火草汁液处理,别慌。”

小赵回头点头:“先生放心,我会跟王大哥一起,挨家挨户教,保证每个流民都懂咋用。”

阿木望着小赵的背影,心里清楚:科研不是关起门来做实验,是要把成果变成百姓能用的东西,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这才是医学跟社会变革互动的关键,也是灵枢“医之为道,在济人,不在炫技”的遗训。

四、未时参政策推医发展:墨械政变促民生

未时的阳光渐渐柔和,透过政策区的朱红帘幕,洒在“政策推演仪”的案台上。户部周郎中和阿木正围着推演仪,细化《城乡医防条例》的草案——之前定的“每乡设医站,配流动医车”的基础上,又加了几条:“医站的药材按成本价卖给百姓”“流动医车每月下乡两次,免费给老人和孩子诊脉”“村医培训班免学费、免食宿,还发每月五百文的生活费”。

“按这草案,乡下的医站明年春天就能建起来,村医培训班下个月就能开班,”周郎中看着推演仪上的绿灯,笑着说,“你看这仪盘,民利值都到90了——要是没有你们这仪器,我们订的条例怕是要脱离实际,要么太严,百姓受不了;要么太松,解决不了问题,白费功夫。”

阿木指着推演仪案台上浮现的“轩辕医政”虚影——这是仪器启动时自动显的,虚影里黄帝正跟部落长老商量医政,长老说“部落里的老人和孩子最需要照顾,医官要多去看看”,黄帝点头说好。

“其实这也是学轩辕黄帝,”阿木说,“黄帝定医政的时候,不是自己说了算,是跟部落长老商量,问百姓的需求;咱订条例,也得问百姓、问医徒,不能在衙门里拍脑袋定——比如村医培训班发生活费,就是听了流民王大哥的建议,他说‘要是没生活费,乡下的年轻人都要去打工,没人来学医’。”

未时三刻,汴京知府赵大人(穿紫色官袍,面容威严)也赶来政策区,手里拿着个卷轴:“阿木先生,朝廷还想推‘中医科普进学堂’的政策,我拟了个草案,你们帮着看看行不行——我想让每个学堂都配一个中医科普老师,专门教学生‘咋防感冒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