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点亮侯府(1 / 2)

加入书签

对于沈荃来说,一生中最值得记忆的日子,就是扶苏四年秋季。

这一年,淮阴侯韩信结束了东征朝鲜,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拓土开疆,新增4郡。韩信交回了将军印符,终于能够闲下来,韩信和沈荃在这一年的秋季终于结婚了。

两个人从相识到结婚,也经历了数年时间,因为韩信一直忙于征战,沈荃又忙于橡胶产业的相关科研生产,两人的婚礼被耽搁了一段时间。终于等到两次战争结束,韩信算是有精力准备这场婚礼。

新郎新娘分处两座城市,只能以周末恋人的形式,你来长安或者我去洛阳这样在婚前见见面、吃吃饭、逛逛街,这样培养一下感情。

都是天下英雄,并没有那么多扭捏和拘束,婚前的这些相处也增加了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到了这一年秋天,终于可以正式成礼了。

婚礼是在长安城淮阴侯府举行的。这是淮阴侯韩信在长安的居所,淮阴侯作为扶苏朝少数的彻侯和仅有的三位万户侯之一,在长安的这座宅邸也是相当气派的。

长安的淮阴侯府是一座五进院落。占地超过十五亩(秦亩)。

第一进门厅院是仆役门房和接待外客的院落。

第二进是外厅,待客和府中的仪式、宴饮都在这一院落。

淮阴侯夫妇的居所在其中第三进院之中。

四进院是淮阴侯的子女居住的院落。

第五进院落是相当漂亮的花园。

侯府新建不久,栽植的树木还都很幼细。几十年后,这座侯府才会翠柏苍松郁郁葱葱。现在则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单薄。

但是整座侯府张灯结彩,彩布编结的花朵和从大门外开始挂起来的彩色灯笼,让整个府邸都充满热闹的气氛。

胡玄李灵两人送的礼品,是整座侯府的灯光。除了每个房间的灯泡以外,从大门外开始的每一个灯笼里都不是蜡烛,而是电灯。

侯府内的道路旁,也悬挂起成串的灯泡。

电力是从长安热电厂直接拉过来的电线。

目前电灯只在张村、巩邑两个地方普及开,连长安都只有未央宫中使用了一部分,因为接电难度大、电灯价格也贵,加之更多人根本不了解电灯,所以电灯在长安城都没有普及开。胡玄的灯泡厂,虽然投入很大,技术几经迭代,技术也开始稳定起来,但是销售却始终没有展开。

早期投资灯泡厂的一些股东——赵芃、蒙恬,对灯泡的未来都开始出现怀疑了,胡玄的压力也很大,开始怀疑自己千辛万苦所从事的这些,到底是不是错了。

李灵制定了这次点亮侯府的计划。算得上是相当大的手笔。为此李灵特地向张诚说明了自己的方案,又专程到长安向赵杏儿陈述了方案,争取到资金和生产计划。

在淮阴侯府,足足用了上千枚灯泡。

虽然是以沈荃闺中好友的名义送出这套照明系统,实际上是为了打开长安城市场的一次盛大的展示。

千灯点起,入夜灯火通明!

婚礼是在黄昏后,灯下盛装登场的沈荃和韩信,在千灯照耀下,男子格外英武,女子娇媚非凡。

赵芃赠送的是新郎新娘的礼服和阖府仆役的全套新衣。这是把这次婚礼当做了芃记的新品发布会。

巩邑的三个好姐妹,两位把这场婚礼当做是充满铜臭的商业活动。

皇帝不能亲临淮阴侯府参加婚礼,所以只派了宫中人送来丰厚的贺仪。

公孙尼子从张村飞来主持婚礼。

巩侯张诚也从巩邑飞来,与圜阳侯赵杏儿一起前来参加婚礼。

蒙恬、军中曾经跟随过韩信的将校、军政大学的教师们,也列席参加。

甚至国史馆的一些前朝余孽,也有接到韩信请柬,来赴宴观礼的。

这都是看着韩信的面子来的。

代表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