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血路(2 / 2)

加入书签

埋伏,诱捕了几名土人勇士,文化署随军的几名舌人(翻译)拷问了这几个土人,弄清楚猎头习俗的缘由,并且故意放走了一名土人勇士,秦军的斥候尾随这个土人摸到了他们的村子。

之后秦军编列一个突击队出击,屠了那个猎头的村子。把全村老幼的头颅砍下,在村子周围制造了一圈人头桩。把无头的尸身堆成了一堆,便宜了密林中的猛兽。

这一路上,秦军屠灭的猎头村落也有几十个了。但是出来猎头的土人勇士却层出不穷。

这事最难的就是,难以和土人沟通。不光是语言不通的问题,就算有舌人居间翻译,但是双方理念不通。

你很难让一个崇尚猎头的部族理解什么叫做秦律,为什么秦律规定杀人者必须死。

土人倒是能理解有血仇的人之间报复的正当性,你猎取他人头颅,就免不了死者家属会把你作为报复对象,但是为什么不能猎头,他们始终无法理解。

在土人的观念中,猎头是祖先传下来的传统,猎头是稻谷丰收的保障,收割季节到来之前,如果村落没有立起全新的人头桩,这一年的丰收就没有指望,所以为了全村老幼的生存,必须要出去割一个陌生人的头颅回来。

所以几次冲突之后,秦军干脆放弃了和土人交流的努力,在进军的路线上,只要发现有土着试图袭扰大军,就直接派几个百人队追踪屠灭那个村子算了。遇到了立有人头桩的村落,也不需要审问这些人头的来历,不用去管这些人头是土人还是秦人,就直接发兵去屠掉这个村子。

既然土人听不懂秦人的法律和道理,那就用土人的道理说服他们:

如果陌生人的头颅可以砍来保佑稻谷丰收,那么猎头部落的头颅也都可以砍了,以确保一方安宁。

在这样的气氛下,从番禺通往苍梧的这条驿道,每一里路上都浸着鲜血。有修路的刑徒的血、有沿线猎头部落土人的血,也有维护治安的秦军士兵的血。

这是一条血路。

但是这世间哪一条道路没有沾染过鲜血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