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大秦数学研究所(1 / 2)

加入书签

隐居在商洛山中的四位始皇帝时期的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因为须发皆白,被儒林美誉为商山四皓。

扶苏在朝堂上,也只是称之为商山四老。

扶苏对这四位老者,并不算有什么礼遇。只是按照朝廷敬老的规矩,送了些酒肉去馆舍,但是并没有单独召见这四位入宫一叙,更不用说亲自来到馆驿来拜见迎接了。

使者带来一句话:“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即使是梁惠王问孟子的时候,这句话的语气也谈不上什么恭敬,不称先生,直接呼之为“老头子”。好一点说是老人家,恶劣一点就是老东西了。

扶苏照搬这句话,讽刺的意思就更浓了一些。甚至不肯用前朝博士职位相称。就是一句老头子们,你们来长安,给我的国家带来了什么好处啊?

侍御史们觉得扶苏问的这句话,令人很羞耻。

但是年长的崔广,却眼睛锃亮:“新帝是个懂行的人啊!我们当然要给皇帝带来好处了!”

“道家是百家之祖,世间多少学派,都曾以道家为师,如今大秦搞了这个全国学术大会,那即是让我道家重新回到百家之尊的机会!”

虽然年轻的侍御史们不懂得这个老人在说什么,却有很多朝中重臣闻讯前来拜望几位老者。哪个派别的都有,旧秦派的、旧汉派的、儒家派别的。这四位始皇帝时代的博士算是名满天下,都以为这几位是天下最有学问的智者。各门各派都上门来请教。也确实有人拿了些对话的内容出去显摆,说这几位果然是大有学问的人啊!不仅对各门各派的学问都有所了解,也对天下事务无所不知。见面时间虽然短,短短几句点拨,就已受用无穷。

甚至连蛰伏已久,一副驯顺不想东山再起的样子的大汉留侯张良,也带了下人礼物和两个儿子,浩浩荡荡的去见四位老人。

有人就觉得,是不是张良闻到了什么气味。

也有人说,这位夏黄公崔广,就是张良的授业恩师。是那位传奇一样的黄石公。黄石公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乱世之中偶露峥嵘,把太公兵法传授给了张良。

汉初随着张良名声日隆,张良所习的兵法从何而来,就备受关注。张良就讲了圯上受书这个故事。刘邦也默许了这个故事的流行,那位黄石公也由此留名,甚至在后世,在另外一部世界名着、伟大的历史书《西游记》里,也记述了这个故事。

此时大家才知道这位黄石公居然依然在世,这么些年来就住在距离长安不远的商洛山中。

原来商山四皓所学的学问,不只是道家儒家典籍那么简单,人家兵家也很厉害,都能培养出张良这样了不起的人物,须知张良可是被人称为帝师的一代大家……虽然现今的皇帝不待见汉初名臣,但是学术之道和政治是两码事,张良不好用,这四位大秦的博士您接过来继续用总没问题吧?

一时之间,关于这四个老头的消息充满长安。

“侯爷不去拜望一下这商山四老吗?据说都是极有学问的?”

“我去干嘛?踢馆吗?”张诚正在审读一份喷气发动机的图纸。图纸不是大问题,燃料还没有眉目。就算有了燃料,几千度的高温,用一次这个发动机就是废渣了。火箭从来不是一个高性价比的东西,只能一次性使用。

赵杏儿不理解踢馆是什么意思,只是听出自家侯爷的不悦。

传说商山四老对国家一切事务都有独到见解,各个衙门的官长前去拜望求教,都得到了指导,自己要不要也亲自去拜望一下呢?

前几天问过张相,张苍却说:“计相有什么问题?如果赵计相有什么问题自己都解决不了,天下就没什么人能解决了。要请教别人,不如问问你家张诚有什么看法,也许触类旁通能有什么启发……”

赵杏儿觉得这是张苍在给自己拍马屁,但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