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项梁北上(2 / 3)
亥赵高在咸阳大杀特杀,恨不得把能用的贤臣祸害个干净,可少府令章邯这个从来没带过兵的人,领着二十万刑徒军东出函谷关,就能一举歼灭张楚大军,现在兵锋直指齐鲁故地。
所以一时之间,人人畏惧,担心章邯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
这个时候有人才想起来,原来作战并不是靠人数堆,谁人多谁就能获胜。在真正的军队面前,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对手。这个时候大家才想起来,带兵作战不是靠人多,而是要有真正的有经验有能力的兵家。
泗水郡一带,公认为有兵家素养,有底蕴的,当然首推项燕的后人。也就是项梁项羽叔侄。
项梁项羽在会稽郡吴中县杀了太守殷通自立,一时间聚拢起8000人马。项氏叔侄又是故楚国大将军项燕后人,在楚地自然拥戴者众。话说被覆灭的六国中,楚国人对大秦是最不顺服的,不仅因为楚国自怀王时代起就和秦国征战不断,民间素有怨怒,也因为秦楚曾经联姻二十多代,楚人本来以为秦人和自己有亲缘关系,多多少少应该成为天然同盟,却屡屡被秦国侵略攻打,这来自亲人的背叛就格外让人痛恨。
加上楚地气候温暖,物产丰富,这种热带地区的人民从来都是彪悍而轻生死,巫教盛行,民间普遍相信死后成鬼而不是彻底消亡,所以楚人对战死往往有一种无所吊谓的态度。楚国覆灭后,民间就有传言,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当然这三户指的也并不是指楚国只剩下三家百姓,而是说楚国的三个大姓屈、景、昭三族如果还在,就一定不会放过秦国。屈、景、昭三姓都是楚王熊氏的分支后裔,楚国王室对秦国的怨念可谓是极重了。
始皇帝对六国王族和贵族的警惕心极重,灭楚之后,楚王熊负刍被俘,大量楚国重臣贵胄被迁徙到咸阳居住,放到眼皮子底下监视,项梁项羽叔侄也在这个时期在关中生活过一段时间,若不是因为项梁杀人逃亡,此刻他们叔侄就还在咸阳混吃等死呢。
因为楚人的怨念,所以项氏叔侄起事,虽然只有八千兵卒,各地相应拥戴的人却也不少。这一支人马在泗水郡一带,倒是除了陈胜之外最强大的一支。加之项梁项羽传承了项燕的兵法,部卒训练管理远超这一时期的各个割据势力,在二世元年的乱局中,这一支队伍倒是颇为出众。
和刘邦不同,项氏叔侄从一开始就打算清楚参加这场中原逐鹿。所以队伍拉齐,就举兵渡江北上。从吴中直指东阳(现在的安徽天长)。
陈胜起兵的时候,东阳县也发生了内乱,县令被杀,众人想推举首领,选来选去就选中了当地的敦厚长者监狱长陈婴,也不管陈婴愿意不愿意,就强推他做了首领。东阳县的人马一时之间竟有两万之众。
陈婴家教很好,他本人性格温和被称作是敦厚长者,陈婴的母亲更是有见识的人,就劝说陈婴说天下乱局,你只是个小吏出身,又怎么可能有真正的影响力?大家推你出头,只不过是个借口,没有背景的人忽然掌握这样的力量,这也是取死之道。还是早做打算。陈婴一方面听从母亲的话,另一方面也对前途没啥信心,一直想找个大势力依靠,顺便把这两万人的包袱丢出去。可巧项梁北上,想到项氏在民间影响大,看起来又懂得用兵,就索性带着人马投了项梁。两万人投奔八千人,这可是前所未有的骚操作,可也因此,陈婴就能在这个大时代悄然隐藏起自己来,保全了身家。
两万八千人的人马,项梁的队伍立刻就丰满起来。经常造反的同学懂得这个道理——你人马少的时候要小心不被人盯上,但是你人马多的时候,自然就会越来越多。随着陈婴投奔队伍扩张,更多的势力也就加入进来,在九江起事的英布、淮泗一带起兵的蒲将军也归附了项梁,这就有了六七万的人马。这支军队一路北上,进击琅琊郡,攻破城阳(山东青岛),项羽军队屠城,毁坏了始皇帝巡视琅琊郡留下来的各种建筑遗迹,从此建立起项羽所部硬朗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