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水密舱(1 / 2)
韩信来到寺工,再次拜访寺工丞欧冶子渊。
始皇帝时期,欧冶子渊就担任寺工丞,如今朝代更迭,欧冶子渊回到长安,担任的职位仍然是寺工丞。
因为秦国早就和墨家达成了这样的默契——墨家子弟在秦国最高的岗位只能做到寺工丞。在寺工只能做到二把手的位置,一把手寺工令,要留给朝廷派下来的官员。寺工丞负责技术,寺工令负责政策管理。
这是君主的制衡之道。
欧冶子渊已经相当满意。大秦复辟,墨家再次成为国家制度的一部分,城市建设、军械供应、装备制造,都再次掌握在墨家手中,遍布天下数万墨者,又可以有不知道多少年的好日子了。
虽然钜子的职位已经传给了张诚,但是张诚并不真正行使墨家钜子的权力,天下墨家依然由自己来管理,而随着长城大学和巩邑大学的发展,张诚的学术必然有相当一部分仍然和墨家纠缠在一起,墨家依然可以从张诚的发展中得到收益。
传位张诚,是欧冶子渊一生中做出的最重要、也是回报最大的一项决定。
至于会不会几十年几百年后,墨家被张诚的学术体系完全消化掉,欧冶子渊并不担心。这一套国家技术-工业体系,已经汇聚了太多的利益,无论如何这套体系会不断发展下去,至于换一个名字,那不重要,相比墨家的师徒传承体系,大学的开放式教育才是未来。墨家需要的是适应新的体系,成为新体系的一部分。
韩信把新装备的研发交给寺工,而不是交给巩邑理工大学,或者是交给商行,就是这个道理。
事涉国之重器,韩信不会和外面的机构合作。
巨大的挂图,挂满了这间展厅的四壁。
是最新的海船图纸。
南征百越,有两种进军方式,一种是陆路南下,穿越山岭和丛林。
百越背靠大海,有广阔的海域和海外诸国作为其后勤补给,掐断海上航线,是百越之战的重要部分,因此需要海上进军,从彭城或者会稽入海,一路南下,逼近番禺到合浦沿线的外海,封锁百越海上交通要道。
海上作战,需要船。
这是韩信的军事工程系为配合蒙恬大军所提出的第一项重要工程。
对于船,韩信只提出了三个要求:
更大、更快、更强。
排水量更大、装载能力更大,可以装载从士兵到战略物资、设施等等。从海上一路南下,运送到战斗岗位。
速度更快。要远远超过此前所有水上运输工具。
战斗力更强。新的海船要求不只是跳帮作战,还需要能够远程打击。蒙恬在张村时期使用过抛石机、床弩、火炮,在新的海船上,这三样远程武器全都考虑在内了。
即便对大秦技术实力最强的寺工,这三项要求也实在是太高了。
好在在张村研究院时期,寺工的工匠们也全面转向了长城大学的设计方法:先进行数学计算、再进行图上作业,最终通过对图纸的可行性分析,确定实施方案。这样的程序,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欧冶子渊就在给韩信展示这样设计流程得到的舰船的方案。
50米长、15米宽、载重1500吨的全新的楼船。比始皇帝时期的楼船长一倍、宽一倍、载重量增加两倍。乘员达到300人。舰炮射程最远可以达到4里!
是这个时代海上巨无霸!
以蒸汽驱动的外置水轮为动力,结合风帆系统,速度可达到一小时40里,一昼夜可以航行超过500里,最多三天可以从番禺开到合浦。最少三十条船足以牢牢控制百越外海。
船头装有长长的铁制撞角,这样一条数百吨重的大船,撞角冲击之下,足以把所有船只撞得粉身碎骨。
负责海船制造的匠师,兴致勃勃的向韩信介绍这艘新船的各种参数,作为船只设计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