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计算机器(1 / 2)

加入书签

张诚说这两个月来给赵杏儿准备了一些礼品。其实还是在两人分开后,思念老婆的时候,随手制作的一些小玩意儿。其中就有一个算盘。

赵杏儿第一眼并没有认出算盘的用途。

这个时代,数学家、商人和兵法家多使用筹策来进行计算,筹策的使用方法相当复杂。张村子弟校的学生们则是习惯了在纸上的四则运算,运算速度快,但是耗费纸张,尤其是,如果草稿纸被人得到,还容易泄露机密。所以很多时候,商行或者是一些和外界接触的单位,会使用沙盘进行四则运算,在沙盘上随手涂画,然后随手抹去,不留痕迹。但是沙盘也有缺陷,就是尺寸太小,不容易进行太复杂的运算。

历史上,算盘要到东汉时期才开始定型,张诚不过是把这东西提前了那么几百年。张村有木工坊、铁工坊,无论是车珠子还是制作算盘框的技术都相当成熟。大多数商行需要计算的数额也只到百万规模,日常所需的算盘,九档就已经足够了。也就只有一拃多长,一掌宽。握在手里都很方便。

张诚搜索自己的记忆,回忆出几句珠算的口诀,不过是一去六二五、三下五除二之类,给赵杏儿演示这算盘的使用方法,自己说:“我大概总结是这样,夫人还可以和伙计们一起总结一套口诀和拨打算盘的手法,这样核对账目就很便捷。”

张诚的手法烂的一批。但是赵杏儿已经开始了解这珠算的妙处。这东西计数极快,进位退位很直观,以诚记遍布全国百多个分号、无数账目来说,算术是日常最繁杂的工作之一。有了这个珠算,算术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

“这个是好东西!”赵杏儿笑着说,指着一旁一个三尺长的大算盘问:“郎君这么大的算盘也是算账用的吗?个、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郎君是希望我们以后有这个级别的财富吗?这个似乎有点难啊!

“不光会计需要算术,工程师也需要算术嘛,尤其是学历法天文的,那个数据级别可就大了去了。”张诚笑着说。算盘只不过是一个工具,档位多少和自己的财富愿景没啥直接关系,自从家里开始有了煤油厂之后,张诚就已经不为生计操心了,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出于乐趣。

毕竟,独占了煤油提炼和销售技术,张家就可以趴在整个天下吸血,润物细无声的那种,钱多钱少都已经不重要了。

煤油炼制、金属桶包装、光明牌商标、天下的流通网络。这几样构成了煤油获利的产业链条,只要在这一项技术上不断提高保持领先,张家子孙世代富贵就不是问题。沿着这条生意,再扩展一下生产销售的上下游,张家就已经是整个天下,甚至当今世界上一等一的富豪。

但是即便如此,张诚也没想过自己的财富要用那么长的算盘来计算,开什么玩笑,那已经超出了这个世界财富的规模了,制作一个长算盘,不过是随性而至的一次手工操作罢了。

“我这个算盘还算是小儿科,本质上仍然靠我们自己的头脑来进行计算,研究院那面欧冶先生正在使人研究一种计算机器,用齿轮进行进位计算,几台原型机已经完成,可以进行百位的加减乘除计算了。欧冶先生说今年内可以制作成功亿万级的计算机器。”

齿轮计算机是蒸汽时代的骄傲,完全依靠机械就能实现繁复的计算,对机械加工能力是巨大的考验,齿轮计算机最顶端的皇冠是差分机,可以进行复杂的函数运算和对数表计算。研究院虽然还没有启动差分机的工程,但是理论和技术的准备也都已经在进行中了。

在另一个时空中,高精度差分机并没有真正产生,是因为当时的机械加工精度不够,差分机的研究最终只停留在图纸阶段,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差分机的研发只是设计者巴贝奇个人在推动,人力有所不足。

在张村,差分机被研究院视作是对技术精度和技术能力追求的最高挑战,一个上百人的团队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