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四海升平和小小的变化(1 / 2)

加入书签

大秦学术大会之后的几年里,天下平安。

南方、北方、东方的国家消灭殆尽,西方已经拓土万里,将匈奴逐出到西海之西。

四海之内,大秦再没有敌人。

大秦国土以内,通过电报和广播系统,朝廷对地方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都是前所未有的。天下郡县出现什么大事,须臾之间朝廷就可以知道,无论是就近用兵,还是隔空指导当地的郡守县令下一步的行动,都不再是困难。

所以这几年虽然地方上也有小型的骚乱,但是都迅速的被郡县军队掐死。

而遍布天下的皇家子弟小学、子弟中学,和统一的大秦中小学读本,开始塑造了一个天下一统的全新形象,虽然时日尚短,还不能说深入人心,但是一统王朝的形象一旦确立,就不再容易被动摇。

学术大会,吸引了天下的学者和知识分子前往辩论讲学,也实现了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学术交流。这次交流的另一个功能,是皇帝几乎完全收买了所有的高级知识分子:

四所大学的强大能力,对天下所有学派形成威压;

开放的学术辩论和印刷传播,让皇朝所支持的学派能够快速扩大,而反对皇朝的学派则遭受到技术的碾压;

万有文库2000册图书,吸引和消耗了天下读书人的全部精力,读书都忙不过来,哪里有时间夸夸其谈?

皇帝颁赠的那个内库特别资助,成为彰显学者地位的一种象征,所谓二桃杀三士,没有得到内库资助的学者,就已经被认为是学术水平不够,这样的学者谁会去相信追随?而拿到那笔资助的学者,又有几个会去说皇帝和大秦的坏话?

这是阳谋,堂堂正正。

从学术角度,也对天下的政治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这个天下,话语权一直都掌握在知识分子手中的。朝廷、大学,已经把天下最主要的知识分子笼络在一起。

至于草民——陈胜吴广那样的人?

草民的声音永远都有,如果不是有地方豪强和知识分子放大了他们的声音,这些声音谁能听到?真以为就靠陈胜吴广和几百个泥脚杆就能搅乱天下吗?

虽然扶苏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机缘巧合之下,扶苏皇帝的文治武功,远超先帝。

四境之内不再起刀兵,国泰,所以民安。

荒废的村庄重新开始修缮,流失的人口重新回来居住,长满荒草的田地重新长了麦苗稻苗,鸡犬之声重新回到乡村之中,夕阳西下的时候,户户都升起炊烟。

人们忘记战争的创痛,开始努力的生孩子。

大秦人口登记的数量迅速提高,虽然这些新生的孩子还不能交税的,但是张丞相和计相都相信,再过十年,天下的口赋会成倍增加。

巩邑生产的农耕机械,遍布各地的小化肥厂,让大秦的田产成倍增加,每一个郡县都重新修筑了粮仓,官家的存粮,能抵抗三年有一年的大灾。这就已经很强大了。有这个粮仓做底气,天下就不会再有大规模饿死的人。

而富户的粮仓也相当充裕,甚至普通的自耕农,使用了花肥和钢铁农具之后,也能确保有半年的余粮。天下再没有青黄不接的年景!

粮产如此丰富,就有人开始使用粮食酿酒。大秦有一宗好处,就是酿酒的酒曲始终是国家管控,任何人想要酿酒,需要去官府购买酒曲才能造出酒来。朝廷颁布了禁酒令,严格禁止私藏酒曲,严格控制私粮酿酒,总算对民间浪费奢侈的风气有一定的压制。

大秦桂林糖厂的糖蜜酒——俗称老母酒的那种甘蔗酒,因为采用废渣酿制,价格极低,而酒液纯净香浓甜蜜,特别受到民间的欢迎,也严重打压了粮食私酿的风气。

多余的粮食既然不能酿酒,就只能拿去做饲料,这一点虽然看上去有点过于奢侈的,但是朝廷并不禁止。

喂养粮食的猪、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