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赵杏儿的笏板(1 / 2)
“芃芃公主的婚嫁,乃是皇家事务,陛下一言可定,臣下等本无由置喙,不过公主婚配,需门第相当,或者选择临近国家君王,或者选择朝中勋臣子弟。匈奴与我国临近,其国有三十万控弦之士,疆土自东向西幅员万里。两国交恶,则征战连年死伤无数,两国交好,则国家和平人民安宁,若以一公主赐嫁彼匈奴单于,换取两国数十年和平,以一人换天下万民安宁,善莫大焉!”一位年长的侍御史出班行礼,说出这样一段大道理。
皇帝面无表情,看了看御史大夫赵尧:“赵尧,卿意下如何?”
“与匈奴结好,总好过与匈奴交恶。”御史大夫绕开赵芃公主婚嫁这个问题,讲的是两国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件事。如果付出一个公主,就能得到几十年的和平。这是好事儿啊,为什么不同意呢?
“虽然大秦威武,百战百胜。但是战争总是充满变数,付出更小代价避免全面战争,总是好事。”赵尧说。不少朝臣听到这话点点头。
甚至武将中也有对此表示支持的。
扶苏看了一眼蒙恬。蒙恬面如冰山一样冰冷森严。
“计相怎么看?”蒙恬看了一眼赵杏儿。这话问的很含糊,匈奴国书包括了索要物资、也包括了索要公主。虽然外交事务和计相无关,但是涉及到物资,你赵杏儿是不是要开口吱一声?
“公主的婚嫁,是不是应该问一下公主本人的意见?”赵杏儿微微欠身,几个月的身孕,行动已经不那么方便了。
“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能女子自己说了算?”侍御史队伍中闹哄哄的,朝中有个女官就已经让人很不爽了,这个女子的官阶还很高,身居九卿的前列,还是一个彻侯,这怎么能忍?眼下这个女子居然说婚姻的事情要问公主本人意见,哪有这种事。
“父母之命……长公主的父母已经不在了。”赵杏儿说。
“长兄为父。”侍御史说。
赵杏儿翻了翻眼皮。赵芃的长兄是皇帝,谁也不能质疑皇帝的绝对权威。
“秦律,女子身高六尺二寸当婚配,长公主身高已经超过,宜依律婚配。”侍御史方面有人提出一个关键问题。
大秦是不容忍不婚之女的,身体情况达标,就该早早送去婚配,为大秦生产人口。
“如果身高超过而不婚配,又怎样?”赵杏儿没有好声气了。
“依律,男女身高达标而不婚,则口赋加倍。”
“大秦长公主赵芃是天下排名前三的纳税大户,这一点我倒是清楚的很,长公主口赋算赋早已经加倍征收,从无少纳。令,依律,长公主待遇可比彻侯,依律应该免除封邑租税和口赋!”
侍御史翻了个白眼,口赋120钱,翻倍也就是240钱,对赵芃来说算事儿?问题不是口赋加倍,问题是,赵芃不婚,违背了大秦的基本国策,做了个坏榜样。
“依秦律应如何措置,恳请陛下三思。”
“依律婚配不婚配,与婚配与谁人,这是两件事。”赵杏儿声音也提高了。谁都打不过秦律去,对方拿秦律出来说话,要求赵芃必须结婚,那也没办法,可是用这个理由就把赵芃送给匈奴单于,赵杏儿也不能接受。
张苍眯了眯眼睛。
早知道赵芃倾心于张诚,但是多年不被接纳进入张家门。后来听说韩信倾心赵芃,但是追求未果,后来退而求其次,才迎娶了化学家沈荃。在张村高层的这个小圈子里,这个故事大家都是清楚的。赵芃和赵杏儿多少算是情敌,此时此刻,赵杏儿在为赵芃说话,这是怎么回事?
扶苏看着情绪有点激动的赵杏儿,内心也是感慨,心道:“事儿都赶到这儿了,你就不能退一步,想个好办法,把我家这个老大难问题解决了?”还是说了一句:“计相,不要着恼,你的意思朕明白了,朕会考虑,你身体不便,不要有怒气。”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