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用赵芃联姻?(1 / 2)

加入书签

匈奴国书的木简就摆在皇帝的桌案之上。

以秦制,皇帝发出的书信,最高等级为一尺长的木简。刘邦曾经寄给匈奴单于的书信,是一尺长的木简编结而成。御史府档案有刘邦寄出的木简,正文开头是这样的:

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

行文虽然叫做“敬问”,但是开头基调仍然是双方平等以待。

但是这份匈奴国书的尺幅长达一尺二寸,正文开头为:

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秦皇帝无恙

在“匈奴大单于”这一头衔之前,还加了“天地所生日月所置”这样的帽子,倨傲之气跃然木简之上。

这是要压大秦皇帝一头的意思。

这种小心思小技巧很无聊,但是国与国之间的各种事儿,都是从这种无聊的小技巧开始的。

秦人对这种东西很无感。

秦人一向认为,批判的武器不如武器的批判,逞口舌之力的人,在大秦从来不被人看得起。两人两国之间起冲突,秦人宁可用刀子解决,只有鲁国人才总是喜欢用口舌唾沫来解决争端。

木简长就证明你国力强吗?

名字长就能证明你国力强吗?

简直是笑话。

始皇帝的尊号只有三个字:始皇帝。

咸丰皇帝的尊号足足有二十五个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

谁比谁尊贵伟大?

“典客怎么看?”扶苏让人把这份匈奴国书送下去群臣传阅,先问典客。

“匈奴使团人数众多,携带盔甲弓弩刀剑,远超普通使团规模。入雁门关后,一路夸耀武力,十分张扬。”典客负责外交接待,这次应答紧扣自己本职业务,绝不多说半句。

扶苏没有什么表情,看向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号称副丞相,位居三公,御史府规模浩大,需要为丞相和皇帝提供各种咨询。事涉两国关系,御史大夫应该先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白登山密约是陈平主导签署的,事情的始末,总是陈平最了解。匈奴的情况,似乎陈平也知道的多一些。而大秦之中,亲眼见过单于和阏氏的,大概也只有陈平一人……”在皇帝态度不明的情况下,御史并不想太早表态。总要知道皇帝的看法,才能提出自己的方案。

大家的目光就瞟向了赵杏儿。赵杏儿正在抚着肚子,在朝堂之上修心养性,忽然发觉大殿变得安静,抬眼皮看去,好多人目光都盯着自己,你们一群大老爷们开会的时候盯着唯一的女性和孕妇,你们礼貌吗?赵杏儿微恼。

看到赵杏儿终于抬起了眼皮,张苍微微一笑:“计相,刘邦和冒顿的白登山密约,是陈平居间主持的。此番匈奴人递交国书,御史大夫的意思,是应该请陈平来朝中说明此事。”

“陈平派往桂林县负责制糖厂的治安调研了,如果需要调他回来,最快也得三五日。”赵杏儿说。

蒙恬南征之后,借调到南征大军的陈平又被送回计相府,继续做信息分析工作。前不久制糖厂项目上马,陈平被计相府派往桂林县,代表国库监督当地资金使用情况,同时对土着工人的情况进行调研,以确保制糖厂在当地始终保持强势,能够最大限度镇得住土着。

挑拨离间这种事,整个天下没有比陈平更在行的。桂林糖厂再大,派过去的秦人也总是少数,要想在当地站得住脚,就得挑拨土人互相攻讦。

这个活儿,陈平干的是如鱼得水。

这份派驻到岭南的工作,陈平非常喜欢:第一是发挥自己挑拨离间搞阴谋的长处,第二是作为厂办的高管,除了朝廷俸禄以外,还能拿到一份糖厂分红,直到这个一万万钱建设的糖厂,高管分红不会少了,但是实在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简直比当初刘皇帝给的那个五千户的曲逆侯拿到的钱还要多。第三,就是这百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