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移驾盖州城(1 / 2)
崇祯皇帝就算想撂摊子不干,他也是走到哪哪里就是帝国的中心。
此时,烛火彻夜未熄,那鲸油制成的蜡烛,燃烧得明亮如昼。帐外的风雨肆虐,猛烈地拍打着帐帘,仿佛要将这帐内的君臣身影都吹得摇摇欲坠。
而跪在最前面的大臣,既不是袁可立,也不是卢象升和杨嗣昌、温体仁等人,而是那位新晋的兵部尚书——张凤翼。原来,前任兵部尚书王之心已经告老还乡,而兵部侍郎赵绂则被调离,如今正在诏狱中“喝茶”呢。
张凤翼可不甘心只在京城做个管理后勤的官员,他一直渴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于是,借着新晋官员要面圣的由头,他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前往旅顺的旅程,一路漂洋过海,终于见到了圣上。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见面,竟然是如此剑拔弩张的君臣对峙局面。而他,更是成为了第一个上阵的人。
张凤翼面色凝重地跪在最前方,他的双手紧捧着奏疏,仿佛那是他生命的全部。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但却充满了急切和诚恳。
“陛下,正所谓无信不立!陛下曾亲口答应过群臣,行宫就设立在旅顺,不会再往前移动。然而,今日为何又要失信呢?盖州刚刚收复不到十日,城外仍有建奴的游骑出没,城防也尚未完全加固。此时圣驾移驻,风险实在太大啊!”
张凤翼的言辞恳切,他的目光紧盯着崇祯皇帝,似乎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真诚打动对方。
而在他身后,跪着的文武大臣们黑压压的一片,人数众多。从他们的表情和姿态可以看出,他们显然都是站在崇祯皇帝的对立面。
这些大臣们原本就对皇帝在旅顺设立行宫一事持有异议,只是由于崇祯皇帝的坚持,并且承诺不干涉具体的战事,他们才勉强忍耐了下来。
然而,当他们得知盖州大捷的消息后,心中的不满终于爆发了出来。自家的新军竟然如此勇猛,如砍瓜切菜一般斩杀了几百名建奴女真人,这无疑让崇祯皇帝的信心大增,想要再往前探探身子。
这个决定犹如一颗炸弹,瞬间在大臣们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
蓟辽总督卢象升紧随其后,额头抵着冰冷的地面。
“陛下,臣以为盖州有孙中堂一人足矣。陛下不可再轻动,旅顺背靠登莱,兵精粮足,海运不断,且有水师海军护卫,安全无虞,纵使建奴有百万虎狼,也不能进分毫。盖州新进之地,地方不稳,后勤补给不到。建奴大军就在咫尺,若是突袭,恐难护陛下周全!”
卢象升说话的分量就比张凤翼强多了,袁可立、韩爌、杨嗣昌、温体仁等一众大臣也是纷纷下跪进谏。
崇祯坐在案后,就像是没有听到一般,文臣们三天不进谏,就浑身皮痒痒,他都已经习惯了。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在案上的辽南沙盘,说是辽南,其实已经涵盖了辽东、朝鲜王国,算是围绕着渤海画了一个很大的圈。现在的两个焦点在广宁城和盖州城上。
如今广宁城,袁崇焕又开始修建新型棱堡了,盖州这边,崇祯皇帝轻笑了一下,眼神没有动摇,皇太极都挪窝了,这是国战,一国之君,岂能有退缩的道理。
崇祯皇帝起身走到案下,扶起最前面的张凤翼和卢象升,又一一扶起后面的一干重臣,语气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沉毅。
“众位爱卿,你们说的风险,朕岂会不知?”
他转身指向沙盘,烛火将他的墨绿色的龙袍印得格外醒目。他对龙袍做了款式的改动,更加贴身,有现代的审美,类似中山装的感觉。
“然而,时间紧迫,刻不容缓啊!诸位爱卿,切莫忘记,建奴乃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今日我军好不容易攻占盖州,此乃天赐良机,朕断无退缩之理!盖州既已攻克,皇太极必定会亲赴辽阳督战,他都敢去,朕岂有退缩之理?
昔日光武帝单枪匹马深入河北,平定各路群雄,成就千秋霸业。如今形势一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