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投产(2 / 3)
专业名词也不十分的明白,但是看着王洛宾眉飞色舞的样子,他们明白,红旗电子发展的很好,这就已经足够了。
但是红旗电子需要经历的磨难还远远没有结束。
2005年,1月22日,五代线的第一块17英寸液晶显示屏首次出货,并交付给了客户。
随着红旗电子B1的落地,上下游的厂商纷纷来到了北华,找到了市政府,表达了想要在五代线附近建厂的想法。
一时间,开发区的工程建设四起,以五代线为中心,四周环顾,到处都是正在施工的工地。
北华市政府已经乐得合不拢嘴了。一条液晶生产线的落地比多少招商引资的政策都管用。
而高兴的还不仅仅只有北华市政府。
红旗电子B1的落地打破了外国厂商的封锁。
原来其他的地方政府也在寻求跟外企合作建立液晶显示屏生产线,但是国外的厂商要么拒绝,要么索要天价技术服务费。
可是北华五代线一落地,原来高傲的日本厂商们集体坐不住了,纷纷找到了之前的各地政府要求合资在中国建厂。
很快,几家日本厂商就跟几个地方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敲定了共同建立液晶显示屏生产线的计划。
但是与北华等地方政府的喜笑颜开相比,红旗电子一边则忧心忡忡。
因为,液晶显示屏的衰退期再次降临。
这一次,红旗电子没有像收购当代电子时那么幸运,正好赶上价格上升期。
B1投产的时候,17英寸屏幕的价格已经从顶峰的300美元每片降到了150美元每片,价格已经腰斩。
液晶显示屏幕的价格存在着“液晶周期”的产业规律。
不断上涨的价格一定会吸引其他厂商加入这个行业,就比如红旗电子。
但是新厂商的加入会导致全球液晶面板的供给增加,使得价格下降。而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厂商们亏损,慢慢地就有企业扛不住亏损而倒闭。
而有企业倒闭就会使得全球液晶面板的供给减少,使得价格又开始上涨。不断上涨的价格又会吸引新的厂商加入……从而周而复始。
于是,液晶面板的价格就呈现出上涨、下降、上涨这样波浪式的循环。
五月份,17英寸屏幕的价格再次下降到140美元每片,而且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
B1是红旗电子首次建线,虽然说总体上是比较成功的,但是B1的良品率只有70%,相比国外厂商90%以上的良品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良品率不高必然会影响到单块面板的成本。
同样的一批原材料,所购买这批原材料的成本相同,但是这批原材料外国厂商做出来的产品就有90%的合格,红旗电子做出来的产品只有70%合格,那么红旗电子的单个产品成本肯定要高于其他厂商。
而产品售价这个时候还在不断下跌。
五代线很快就陷入了亏损。
刚一投产就亏损,红旗电子内外一片担忧的声音。
“自己建线太过冒险”的声音再次在公司内部出现。
五月份的高层会议上,有人对这么着急自己建线提出了疑问。话虽然说得很保守,但是王洛宾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他看着
王洛宾叹了口气。
“我明白你们的担忧,但是你们稍微研究一下这个行业的历史,你们就会知道这是正常的。韩国三颗星集团从1990年到1997年连续亏损七年,每年平均亏损一亿美元。但是即便如此,在金融海啸发生之后,他们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建线扩张,这才有了他们今天的霸主地位。GL集团也是如此,他们从1987年到1994年连续亏损了八年,每年平均亏损5300万美元。但是他们也同样选择扩张。今天的他们已经占有全球16%的份额了。液晶显示行业是个很残酷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你不排在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