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这些玉米是野生的(1 / 3)
第082章
“这个秤是不是有问题”
杨榕玮有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重量,眼前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目前国内玉米产量最高的纪录,是去年,也就是七九年创造的,创造这个记录的人现在还没有大名气,在后世却有着南袁北李之称,是杂交玉米之父。
夏玉米单位亩产量七百七十六点九公斤,这是当时玉米亩产的最高记录,这也让其他各地农学院以及农业专家如坐针毡。
因为创造这個奇迹的是一个年仅三十一岁,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
他们这些农学专家都感觉被一个农民打脸了,然而,还没有等他们消化掉“掖单2号”的奇迹时,李爱国向院里汇报,一种新型玉米。
等所有专家和老师过来以后发现,这块试验田只种了两亩两分地,却产出高达两千二百二十三公斤玉米。
路顺风解释道“现在这个产量算不得数,要把玉米粒剥下来,晾晒干才能得出真正的产量”
杨榕玮摇摇头道“其实已经可以估算出来产量了”
秦玉华点点头道“玉米出籽率一般是7088之间,现在亩产一千零一十公斤带芯玉米,那也意味着”
虽然去年就成功创造了七百七十六点九公斤的产量,但是这个亩产量投入了大量的化肥,每亩地施底肥一千五百公斤,外加磷肥一百斤,尿素五公斤,后来追肥十公斤尿素。
可以说掖单2号的成功,不具备可推广性,因为没有哪个生产队可以搞到这么多化肥,也没有哪个生产队可以用这个本钱投入。
事实上,掖单2号在示范田的亩产是四百五十公斤,而且现在还没有正式推广,等到正式推广是八七年,也就是七年后。
农业科技的发展,是不离不开工业科技的支持。
相较而言,路顺风的这两亩试验田,没有用磷肥,也没有用钾肥、尿素,只施了两千多斤猪粪。
两亩多的玉米地,创下了带芯玉米一千多公斤的惊人产量。
秦玉华马上就开始测量这种玉米的出仔率,经过测量,这种玉米穗长1896厘米,最短的为1576厘米,最长的约为2083厘米,穗粗最细为505厘米,最粗约为637厘米,平均约为592厘米。
经过紧张地忙碌,秦玉米望着众人道“同志们,我们今天见证了一个历史奇迹这种玉米出籽率8535”
众人都是农业方面的专家,自然清楚,所谓出籽率,就是一百斤玉米可以出多少玉米粒,出籽率8535也就意味着,一百斤带芯玉米,可以出8335斤玉米籽。
杨榕玮惊讶地道“这就是说,这种玉米亩产八百四十一点八三公斤”
秦玉华重重地点点头“没错”
路顺风其实并不知道,他空间里的玉米种子是和育187,这是中国最高产的玉米品种之一,每粒重达406克。一般平均亩产为1800斤,最高亩产量约为3284斤。
路顺风只是没有用化肥,如果在采取精种的情况,再施上足够的化肥,可轻松突破九百公斤。
这是自2006年开始,通过杂交培育,2017年获得成功定审的品种。
毕竟,他并不是农业专家。
秦玉华非常激动地抓住路顺风的手道“路顺风同志,你这是怎么做到的”
普通农民不清楚,玉米亩产最科学的种植密度,是四千株至五千株,可是这些农业专家都非常清楚。
路顺风这块试验田,玉米株与株之间,仿佛像尺子测量过一样,采取了最科学的种植方式,秦玉华也以为路顺风也是类似于北李自学成才的人才。
路顺风笑道“诸家专家,杨院长,这事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咱们要不要先吃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