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消渴症(2 / 2)

加入书签

> 除此之外,诸如其他名人,也是死于糖尿病。

首推曹丕,曹丕超级爱吃糖,简直嗜糖如命。

他是典型的糖尿病去的。

曹家有糖尿病遗传史,曹丕的表弟卞兰死于“苦酒消渴”。曹彰、曹植均有“嗜糖”的喜好,而且平均寿命不到四十岁。

根据历史记载来看,曹丕是嗜糖如命,常吃的有橘子、石蜜、甘蔗、葡萄。

还有安史之乱的安禄山也是明显的糖尿病患者,腰腹过大;腿部溃烂且有异臭,视力明显退化,死前几乎瞎了,喜怒无常精神不稳,

这些都是典型的晚期糖尿病并发症。

旧唐书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以疾加躁急,动用斧钺。严庄亦被捶挞,庄乃日夜谋之。立庆绪于户外,庄持刀领竖李猪儿同入禄山帐内,猪儿以大刀斫其腹。禄山眼无所见,床头常有一刀,及觉难作,扪床头不得,但撼幄帐大呼曰“是我家贼”腹肠已数斗流在床上,言讫气绝。

历史上不少名人都被记录有这种类似糖尿病的而早死。

但是,大多数要么是皇帝,名人,要么是权贵,地主。

这真正说明了,古代得了这种高血糖的患者,基本上都是富贵病。

普通人,甚至农民根本就没有机会得这种病。

因为在古代来说,糖也好,甚至盐也好,都是属于富人经常用得起的。

可不像现在,普通人想用就用。

那为什么古代有名医,像这些帝皇,名人还是无法治疗呢

并不是那么简单。

糖尿病对于中医来讲是“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就是治好了病而由于病人的我行我素在中医范畴里糖尿病是可治的,但糖尿病患者也就是糖友们的生活习惯大多是不可“治”的,此类患者多属于“九不治”之人。

中医里有“九不治”一说,就是对九种病人的病“不予治”,其中第二条就是“不遵医嘱者不治”,就是患者不能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做的,对这类患者的病不予治,不是不能治这种病,而是不能治这种人,治好了还会再犯,因而大多数是治不好。

中医认为疾病的产生,与饮食、睡眠、情绪及生活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疗效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药物,有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能诱发或加重疾病,所以,有些禁忌必须遵守。

比如咳喘患者忌烟尘,肝病患者忌酗酒,肾虚患者忌劳累等等。

再比如,精气已大亏,但服药期间,却依然忍不住三天两头去排精,一边筑堤蓄水,一边开闸泄洪,蓄得慢泄得快,如此这般怎能愈乎治这种人的病,如逆水行舟,何其难也所以中医将此类病人列入“九不治”之列。

糖尿病忌贪食,然而大多数糖友们都管不住嘴,他们既管不住自己的嘴,也迈不开自己的腿,所以这类病人也属于“九不治”之列,我将此病称为“久不治”。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