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徐元直(2 / 2)
无能为力的旁观者,在史书上留下一个‘亡国之遗老’的悲凉名号?”
“够了!”
顾宪成猛地将茶杯顿在桌上,茶水四溅。他胸膛起伏,脸色涨红,徐庶的话彻底戳中了他的痛处。
他并非贪恋权位,而是无法忍受道统沦丧,无法坐视先帝托付的江山社稷毁于一旦。他死死盯着徐庶,眼中交织着愤怒、痛苦和一丝被点燃的决绝:“那依你之见,如之奈何?难道要老夫这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草民,去对抗拥兵百万的摄政王吗?”
徐庶看到顾宪成眼中重新燃起的火焰,知道时机已到,他缓缓坐直身体,脸上露出一丝智珠在握的沉稳笑容:“宪成公虽不在朝,然德高望重,门生故吏遍布朝野,登高一呼,未必没有响应者。更何况,您还有一条无人能及的路径——直达天听!”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请先生设法引我入宫,徐庶要面见大夏太后与陛下!有些话,必须当面陈说,有些局,必须由宫内之人来破!”
自霍无忌总揽朝政、权倾中外之后,便以“结党营私、空谈误国”之名,将顾宪成等一批东林党核心领袖罢黜官职,逐出朝堂。
平心而论,霍无忌虽极度反感东林党人那种固执己见、党同伐异的做派,但内心深处,对于他们其中不少人(如顾宪成)的个人操守与风骨,却存有几分敬佩。
因此,他并未赶尽杀绝,只是希望借此挫其锋芒,若能令其放弃不切实际的党派之争,转而务实为民,未尝不是国家之福。
而顾宪成,凭借其曾为先太子业师,亦是当今年幼夏帝启蒙恩师的特殊身份,深得太后信任。
太后感念旧情,亦希望皇帝能继续接受大儒教诲,因此时常特旨宣召他入宫,为小皇帝讲授圣贤经典,咨议朝政得失。
这层关系,在霍无忌看来无伤大雅,甚至有助于安抚清流,却成了此刻顾宪成和徐庶眼中,唯一可能扭转乾坤的缝隙。
徐庶之所以费尽周折找到顾宪成,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他深知,顾宪成虽已革职为民,但其数十年经营的人脉网络、其在士林清议中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朝中那些秉持正统观念、对霍无忌专权日益不满的文官集团中的潜在号召力,一旦被正确引导和激发,在关键时刻所能迸发出的力量,绝不容小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