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武汉会战(四)(1 / 2)

加入书签

【而当战士们蹲在掩体里欣赏日军的炮火表演时,薛岳也利用时间差,在鸡窝山等制高点部署好了隐藏炮兵阵地,随时准备反击。】

【8月3日,日军轰炸结束后,李觉来到了庐山的一处制高点,拿着望远镜观察着日军的冲锋。200米、100米、50米。当敌人距国军前沿阵地只有30米时,随着李觉的一声令下,50发炮弹狠狠的砸断了日军的行动。而在炮击结束后的瞬间,七十军从战壕里钻了出来,轻重火器一齐猛射在阵地前,编织起了火力网,将炸蒙了的日军收割殆尽。】

好!打得好!

随着天幕下一些人的高手叫喊,他们身边的人也开始欢呼起来,几乎每个位面的每个城、县到村都有这样的欢呼声。

这不仅让许多人想起自己在听说书人说到高潮的时候台下的听众发出的欢呼声那一幕。

明清时期的将军和士兵们那叫一个高兴,他们又学到了一招,而且这招看起来还非常有效。

武器差距没关系,弓弩什么的也能替代,反正只要对面的人进入了自己的射程那就成功一半。

这些方法一出,明末时候的满清简直倒了血霉,密密麻麻的壕沟让骑兵没了用武之地不说,引以为傲的重步兵一旦靠近对面壕沟里就冒出密密麻麻的鸟铳、三眼铳、连子铳、迅雷铳的持续打击,虽然三眼铳射程不行可敌人都已经摸到面前了就不存在射程问题。

穿三层甲胄又如何?

破甲了解一下。

鸟铳150米到200米左右射程,精良的鸟铳平射300米,可充当火铳中的最远狙击火力,一排齐射过后存活下来的重甲兵就要面对连子铳、迅雷铳的中层火力,最后是射程最近的三眼铳破甲配上弓箭的抛射,几乎在没有任何近身的情况下就死了一大批精锐的重甲步兵,剩下的就是大猫小猫两三只只要不怂直接围殴致死。

可以说有了那些密密麻麻的壕沟,骑兵很难有效冲锋,步兵上前就要面对壕沟里的火力这也让建奴兵的战力大大折损。

甚至还有脑子灵活举一反三的明军将领,想着是不是可以在壕沟后面放上超远程火力。

比如“轰夷大炮”放在阵地最前沿,先轰上一波再说。

如果嫌轰夷大炮太重不方便携带,那可以携带轻便一点的,比如佛朗机炮再配上一窝蜂,近一点可以配上虎蹲炮,神火飞鸦也不错。

哦对了天幕里那个叫地雷的东西不就是万人敌演化而来的吗?

在布置一点万人敌给建奴上点菜。

总之在天幕里播放的近代战术启发下,明军面对清军还是后金面位的金军那都不会再一触即溃,反而把后世的堑壕战玩出各种花活打的黄台吉、多尔衮等人苦不堪言。

在这样集小胜为大胜的局面下,那些因为之前在关外被打的丧了胆气的明军忽然发现,原来这些战无不胜的建奴也不是打不赢,只要战术运用得当,只要我的壕沟范围够大,火器数量够多在防御战上建奴就拿我一点办法都没有。

想一想在坚城前挖掘壕沟,背靠坚城完全不用顾忌建奴骑兵绕后。

至于建奴的攻城器械……拜托你先把我们四通八达的壕沟填平再说。

【一天之内,106师团付出了两千余头伤亡,但战线却丝毫没有进展。】

【一头日本兵写道,“蝗军在芦山遭到中国军精锐部队的坚强抵抗,中队长、小队长死亡很多战斗仍在继续,与家人团聚的希望十分秒,但松浦还没有发觉到战事的不利。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几乎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命令部队向国军阵地发起冲锋核轰炸,试图以蛮力打穿血液的防线结果不言而喻。”】

【日军的火力优势被陶罐状掩体巧妙化解,而每一次冲锋都被我方的火力网和隐藏炮兵阵地联手砸断。在十天之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